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腾讯不做机器人“肉体”,只赋能“大脑”

作者 叶丹 2025-08-04 16:25
02:53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腾讯不做机器人“肉体”,只赋能“大脑”

从此前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到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第22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在人工智能、二次元等等的不同产业领域风生水起的同时,同时活跃于两大展会的机器人,则成为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机器人的火爆,一方面是技术落地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场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而在众多“玩家”中,“腾讯”的名字则格外显眼,作为甚少涉及硬件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在机器人领域是如何布局与规划的?日前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福田实验室主任张正友接受了包括南方+记者在内的采访,首次对外阐述腾讯设立机器人实验室7年来的探索和认知,以及在腾讯的机器人战略。

据南方+记者了解到,此前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就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了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钛螺丝”,这也是国内首个以模块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的具身智能软件平台,通过即插即用的方式面向机器人行业开放。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 2018年年初成立,那时候是没有商业化目的,都找不到一个能够做机器人的硬件厂家。所以我们必须要自己从头去组建硬件,全部都要做。”张正友透露了腾讯最早下场参与机器人硬件的“初心”,“2023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行业有很大变化,因为GPT开始有很多机器人企业出来。我们现在的方向是通过跟第三方合作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更完整的机器人产品,其实要区分产品化和商业化,商业化听起来就是要赚钱,但我们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我们希望我们的模型变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产品,来赋能机器人这个行业。”

在张正友看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让腾讯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更加清晰和明确。据张正友介绍,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本来就没有产品线,之前开发的机器人都是研究原型,无论是最早的机器狗Max、养老机器人小五,都是为了研究和验证的原型。“比如做养老机器人,是因为这是个很难的场景,里面的安全性、鲁棒性挑战都很大。做机器狗是为了探索地面不平的复杂环境。我们用比较难的场景驱动研发,目的不是把它们变成一个产品或者商业化。”张正友强调,未来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还会继续做一些展示性的、研究性的硬件,“假如一开始停留在Max腿轮一体化机器狗的本体量产,那后面就没精力去做其他东西了……我们踩了很多坑,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经验。”

张正友表示,如今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的定位是打造具身智能平台,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我们现在的方向是通过跟第三方合作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更完整的机器人产品,Tairos平台不以赚钱为目的,是腾讯集团对机器人领域的持续投入。我们希望能够把模型打造为比较稳定的产品,用来赋能机器人行业。”据张正友介绍,最新开放的Tairos的特点在于模块化设计,机器人厂商可以选取自己想要的模块,比如某家企业擅长感知能力,但长程规划不足,就可以用Tairos的规划模型。

在张正友看来,虽然腾讯已经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而且国内众多企业也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但是就目前的机器人发展情况来看,还未能到“大哥大时代”的阶段。“因为在‘大哥大时代’里,能够为产品付费的用户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现在的机器人大多还是被用于数据采集、科研、导览。等到机器人能够在特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成本下降,才能进入每家每户。”

南方+记者  叶丹

编辑 刘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