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决胜中考?广东肇庆中学优秀学子分享“独家秘籍”

作者 刘舜欣 2025-07-21 20:47

盛夏七月,是青春涌动的七月,也是硕果累累的七月。

近日,肇庆中考放榜,又一批学子告别中考生涯,迎来令人期待的人生下一阶段。刚经历完中考的他们,眉宇间有释然,有期待,也有智慧沉淀的光芒。中考放榜之际,南方+记者走进广东肇庆中学,采访了来自该校府城校区、信安校区的三位优秀学子,倾听他们的经验分享及独特解压方式。

广东肇庆中学学子(从左至右分别为魏冕、李先扬、马源)。南方+刘舜欣 摄

广东肇庆中学学子(从左至右分别为魏冕、李先扬、马源)。南方+刘舜欣 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成绩是暂时的,学习状态却是延续的”……学子们热烈表达着考后的所思所想。备战中考有何宝贵经验?一起来听听这些学子的“独家秘籍”。

马源:善于分享,共同进步

图为马源。南方+刘舜欣 摄

图为马源。南方+刘舜欣 摄

“刚知道成绩时特别激动,感觉三年刻苦时光得到了回报,我对成绩也很满意。”来自广东肇庆中学(府城校区)初三3A班的学生马源说。这位性格活泼的女生扎着一头高马尾,大大的眼镜下藏着一双爱笑的眼睛。

对马源而言,最有心得的科目是数学,“我不算数学思维特别好的那类学生,但数学成绩总体稳定,数学科目中刷题很有必要,不管题目简单还是有难度,我都会直接上手解题,但大概率难以遇到中考那样的题目与题型,所以要在多刷题中增强解题能力,让自己在考场上不那么慌张。”

此外,马源认为数学科目中多练习创新题很有必要。“创新是中考的趋势,很多新颖的题型往往会给你新的定义,要考你某个知识点时,往往会以另一种方式间接问你,就像把语文的阅读理解跟数学结合起来,需要你运用综合知识理解、作答。”

马源还有一个好习惯——喜欢与同学分享、讲解考题。“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与别人分享与讲解的过程中,自己也在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实现共同进步。”

马源对物理课堂的教学方式印象深刻,其物理老师会对某道题目提出疑问,并邀请同学上台讲解,而上台讲解的同学又将邀请另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具有典型性的新题。“班里很多同学都有机会上台讲题,这种上课方式形式新颖,也有利于加深理解。”

“每周的体育课是我一周中最期待的时间,我会通过打羽毛球等运动缓解压力。”初三阶段,体育课成为了马源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李先扬:成绩是暂时的,学习状态却是延续的

图为李先扬。南方+刘舜欣 摄

图为李先扬。南方+刘舜欣 摄

和马源“偏爱”数学不一样,来自广东肇庆中学(信安校区)的李先扬则坦言“所有科目都喜欢。”在他眼中,保持学习是一种状态,“成绩是暂时的,学习的状态却是延续的,不管在考试前还是考试后,保持这种状态都很重要。”

在他看来,这种状态是专注、投入、沉浸式的学习状态,去除其他杂念,甚至在不学习时,李先扬的脑海也会思考学习相关内容。

什么才是沉浸式学习状态?采访中,李先扬指着办公室内的铁箱,说道“这个铁箱会让我联想到数学中的立方体,而在生活中看到其他物品,我会尝试分析它的材料构成,在散步时,也会联想到相关学习内容,我认为这就是沉浸式的学习状态。”他笑着说,“这样一来,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等学科的影子。”

为了保持这种学习状态,李先扬会和电子产品“保持界限”,“电子产品会打断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变得碎片化,导致无法取得连贯、稳定的学习效果。”

“中考大多数科目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保持热爱学习的状态,当然,整理错题、早起晨读、紧跟老师节奏也很重要。”课余时间,李先扬会通过打篮球、跑步等方式缓解压力,“更重要的是把成绩提上去,成绩高了,压力自然也就没了。”李先扬自信地说。

“中考中,我认为每个科目都要重视,学习不能仅仅为了考试,如文科很多内容对我日常的行为规范、言语使用带来了很大帮助,科目的学习不能仅在考前几天或某一阶段集中努力,而要日积月累去提高综合素养。”李先扬说。

魏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图为魏冕。南方+刘舜欣 摄

图为魏冕。南方+刘舜欣 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成绩在意料之中,成绩和我三年来的努力也是对等的。”来自广东肇庆中学(府城校区)初三3班的魏冕说。

魏冕对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学习深有感触,这也是她初三阶段进步最大的学科。“初三时,我的道德与法治科目成绩提升较大,老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我对该科目的认知,除记忆为主外,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逻辑性的科目。”

她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老师会把每道题讲得清晰透彻,“A是为什么错的,B是为什么对的,老师会用很顺畅的逻辑说服你,而且以身作则,学习计划内的事情也总能按时完成,为自己树立榜样。”

但在遇到部分理科难题时,魏冕也会“钻牛角尖”。“有时遇到难题会‘硬磕’,导致最后时间花费了,但还是徘徊在题目中无法解答。”

回首看,她认为要放松对难题的“执着”,在一定时间内如果算不出来,可以直接看答案。“如果花费半小时依旧没有思路,其实就是卡到了知识点上,可选择看答案而非‘死磕’,理顺思路后再回头做题、总结。”

压力大的时候,自称“很宅”的她会选择做“小事情”来缓解压力,“听歌、看书、看综艺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精神状态好了再去学习,效率会加倍提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是《诗经》里魏冕很喜欢的一句诗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句诗词意蕴深远,时常会带给我力量,虽然路途遥远,但只要我们坚持往前走,梦想一定会实现,困难只是暂时的,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魏冕坚定地说。

谈起人生下一阶段的计划,三名学子满脸兴奋而憧憬满怀。“我要去北京旅游!从小就对首都北京很向往,我要到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走走逛逛,博物馆内深厚的文化气息总是让我着迷。”说起暑期旅游,马源脸上洋溢着掩盖不住的兴奋。李先扬则计划提前预习高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并加强体育锻炼,魏冕准备和家人朋友三五相聚,以更好的状态迎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涯。

暑期已至,而和这个暑期一起到来的,还有学子们下一阶段崭新的青春征程。

南方+记者 刘舜欣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