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2025年“我在非遗馆过暑假”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一场场关于文化传承的“暑期大课堂”,不仅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的窗口,更为活态传承注入了勃勃生机与青春力量。
“古人说弹琴能静心养性,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文化符号,其琴体包含了天地阴阳等理念”。7月18日首场活动中,古琴艺术(岭南派)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向参加体验的大小朋友介绍了古琴的形制特点和琴体结构,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岭南古琴的艺术特色。
在大家对古琴有了基本的理解后,谢东笑便手把手带领同学们学习勾和挑等古琴的基础指法,示范了散音的弹奏方法。谢东笑还为现场听众弹奏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沧海一声笑》,引领大家走进琴乐的世界。琴声袅袅,音韵妙雅,学生与家长们静静地聆听着,沉浸在古琴音韵之美中。
7月19日,正气修身的咏春拳体验在非遗馆内扬起一股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拳风。咏春拳有句谚语,“无师无对手,劲于桩中求”。咏春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冯家辉带领同学们从木人桩开始学习。“木人桩的作用是模拟对手的肢体,帮助练习攻防招式的角度、力度、连贯性和身法步法走位。”随着冯家辉的手把手指导纠正,学员们已经能够逐渐掌握咏春的基础架势。
随着教学的深入,冯家辉向沉浸在武术中的优秀学员们传授了咏春小念头的技巧诀窍,“念头指意念引导动作,强调意到、气到、力到”。冯家辉介绍道,咏春小念头的关键在于“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在冯家辉的一步步示范指导下,学员们的咏春拳已经打得像模像样了。
有参加体验的小朋友兴奋地表示:“我从小就很喜欢武术,很崇拜叶问和李小龙,这次能学到传说中的咏春拳,感到非常开心、兴奋。”“除了体验了咏春,非遗馆的展览也非常好看,我们学习到了很多非遗知识,感觉今天收获满满,以后还要来!”家长表示。
2025年“我在非遗馆过暑假”系列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后续还有蔡李佛拳、陆丰皮影戏、广东剪纸、西关打铜工艺、佛山彩灯、潮州工夫茶艺等沉浸式非遗体验活动,为大小朋友打造一场“活力非遗 快乐暑假”的夏日文化盛宴。
活动排期一览:
南方+记者 杨逸
通讯员 谢沐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