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是故乡明,饼是茂名香)
月是故乡明,饼是茂名香
中秋未至,月饼香已漫茂名。距离佳节不足一月,当地月饼生产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多家企业不约而同推出新口味、新规格、新包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背后是对多元化消费需求的精准回应。
据茂名市食品行业协会统计,今年本地新增月饼品类多达十余种:荔枝五仁、洗沙桂圆、荔枝流心、黄金雪媚娘、贵妃荔枝、牛油果流心、红酒蔓越莓、低糖金桔等,琳琅满目。细细梳理,两大主线清晰可见:一方面,茂名本土水果成为馅料创新主角,地域文化被巧妙“包”入月饼;另一方面,“低糖”“减油”成为产品突围关键词。
从传统老味到健康新潮,茂名月饼正以更轻盈、更文化的方式,一步步贴近年轻人的心与胃。



从老味道到新潮流,茂名月饼如何满足年轻人的胃?|月饼名城上新记②
水果月饼:地域风味变身新潮流
在茂南区幸福食品月饼生产车间,师傅们正忙着调配荔枝月饼的馅料,空气中饼香与荔枝的清甜交织弥漫。工人们熟练和面、包馅、压模、烘烤——传统工艺中透出勃勃新意。
“广东人历来偏爱五仁大月饼,但在省外,尤其是北方,水果月饼更受欢迎。”幸福月饼负责人江火任介绍,企业依托茂名盛产的荔枝、龙眼等特产,开发出十多种水果月饼,目前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茂名饼家使用的不同规格的月饼模具。
茂名饼家使用的不同规格的月饼模具。
茂名不仅是“中国水果第一市”,更是广式月饼的重要发源地,其月饼制作历史超1300年。这里盛产水稻、水果、榄仁和花生油,还拥有全国最大最先进的面粉生产线,从源头上保障了月饼的品质基础。
近年来,茂名市委、市政府推动月饼产业向“零食化、点心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月饼企业纷纷依托“全国水果第一市”资源优势,创新开发各式水果月饼,迅速打开市场。
茂名推出众多创意小月饼,包装年轻化,味道零食化、点心化。
茂名推出众多创意小月饼,包装年轻化,味道零食化、点心化。
位于高州的广东源丰食品有限公司有20多年的果浆生产经验,年产荔枝、芒果等果酱7000吨。其将本地水果进行深加工,推出百香果、桂圆等风味月饼,并与高校合作研发荔枝流心月饼,以独特风味赢得市场青睐。
据茂名市食品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茂名水果月饼产量约23吨,其中荔枝月饼约10吨,橘红月饼约6吨,芒果月饼约5吨,黄皮月饼约2吨,水果月饼收入约500万元。
茂名月饼厂家创新研发的荔枝、龙眼等流心月饼,吃起来像点心。
茂名月饼厂家创新研发的荔枝、龙眼等流心月饼,吃起来像点心。
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茂名荔枝、龙眼、三华李等水果丰收,原料供应充足,水果月饼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也进一步推动了月饼零食化、点心化转型。
低糖轻油,健康新风打开更大市场
月饼作为高糖高油的传统节令食品,正迎来一场“健康革命”。随着消费观念转变,低糖、低油成为市场新趋势。每年中秋,“低糖月饼”必上热搜。
广州酒家集团粮丰园(茂名)食品有限公司营销部市场科副经理李海廷常年负责月饼推广工作,他关注到市场对健康月饼的需求变化。他介绍,国家标准规定月饼含糖量≤5克/100克即可标注为“低糖”。为更好地迎合健康趋势,企业研发出使用海藻糖的工艺,将糖度控制在3.8%左右,进一步降低甜度。
传统的伍仁、莲蓉大月饼,茂名厂家可以根据需求定制不同规格及低糖月饼。
传统的伍仁、莲蓉大月饼,茂名厂家可以根据需求定制不同规格及低糖月饼。
“以前的传统月饼偏甜,但今年尝起来感觉好多了。”在珠海定居的陈阿姨是茂名月饼的“老粉丝”,今年她在广州的推介会上尝到老味道后欣喜地说,“现在口感清爽不少,没那么甜,更适合我们中老年人。”
除了糖油“减法”,规格和包装也在焕新。面向90后、00后新消费群体,小规格、多口味、独立包装成为主流。“一盒多种口味,一次一个,轻松无负担。”江火任说。
不同馅料的小月饼。
不同馅料的小月饼。
记者走访多家企业了解到,茂名月饼目前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既保留传统1-2千克的大月饼,也推出500克规格适应小家庭,甚至开发出几十克一口大小的“点心月饼”,方便即食,定价也更趋平民化。
依托“低糖、轻油、定制化”等策略,茂名月饼在留住传统味的同时,积极回应消费新需求,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李海廷以粮丰园月饼为例,目前企业月饼日产量达30万个,预计今年同比增长15%-20%,产品远销英国、荷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明年我们还计划新增一条生产线。”
开栏的话:
金秋时节,饼香满城。月饼,既是团圆的象征、味蕾的寄托,更承载着茂名作为“中国月饼名城”的产业追求与创新智慧。
在这里,传承千年制饼技艺,成就年产值40亿元的甜蜜产业。南方+茂名频道即日起推出《月饼名城上新记》系列报道,解码茂名月饼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阶之路。敬请垂注。
相关报道>>>
采写/图片:南方+记者 邹祥亮
AI视频制作/海报:刘栋铭 颜志雄
统筹:刘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