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租屋里
两份“滚烫”的录取通知书被拆开
一份来自同济大学
一份来自广东工业大学
这对东莞寒门双胞胎兄弟
用笔杆改写命运
环卫工妈妈受访时三度落泪
无声的守护
与“报恩”的孩子
8月25日,东莞市厚街镇新塘社区的一栋出租屋里,双胞胎兄弟代俊浩、代俊杰小心翼翼地拆开录取通知书礼盒,分别拿着同济大学的和广东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左一右站在妈妈周雪婵两侧。
双胞胎兄弟拿着录取通知书站在周雪婵旁边
双胞胎兄弟拿着录取通知书站在周雪婵旁边
他们俩都是乖孩子……是来报恩的。
面对采访,这位55岁的东莞环卫女工望着两个儿子,三次眼眶泛红,泪水无声滑落。这一刻,所有的辛劳与坚守,都有了最响亮的回音。
周雪婵是河南平顶山人,小学文化。来广东二十余年,从中山鞋厂的流水线到东莞的街头巷尾,她的人生饱尝艰辛。在中山的鞋厂,她因动手麻利几乎要升任组长时,却因“认不出生产报告上的字”与机会擦肩而过。回忆起这段往事,周雪婵的眼眶湿润,声音哽咽,扭过头去偷偷抹泪。那滴悬而未落的泪,是辛酸的泪。
周雪婵在厚街镇新塘社区从事环卫工作
周雪婵在厚街镇新塘社区从事环卫工作
因为这段遭遇,她和丈夫对两个儿子的教育近乎一种执念。
孩子三观一定要正,一定要有文化,这样才能有发展平台。
夫妇俩每天早出晚归,扛起生活的重担。周雪婵小学没毕业,学业上帮不了孩子什么,唯一能做的,是在儿子模考失利、茶饭不思时,默默鼓励;是在儿子深夜做题、紧张得喘不过气时,为他揉按胀痛的太阳穴,劝他早点休息。
这份无声的守护,兄弟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比同龄人更早地学会了自律与分担。哥哥代俊浩,从踏入石龙中学起就制定了清晰的三年计划,每天清晨六点半的闹钟,是他与梦想的约定。弟弟代俊杰,虽在弘林高级中学,却也不甘示弱,与哥哥“暗中较劲”,彼此激励。他们没有手机,对电子产品“不感兴趣”,放假回家会主动洗碗、晾衣,甚至会安慰更年期发脾气的妈妈。这份懂事,让周雪婵觉得,儿子们真是“上天派来报恩的”。
环卫工家庭收到
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
2025年6月23日至26日是高考放榜日,对于周雪婵而言,是双喜临门。
双胞胎哥哥代俊浩,以657分的总分,成为石龙中学的高考理科第一。这个分数,比他预期高出30分。“语文比模考多了近20分,”代俊浩复盘时,语气里带着庆幸,“英语129,语文131,算是成功‘翻盘’。” 这背后,是他在并不擅长的文科上,三年如一日的死磕。
代俊浩(左)和代俊杰
代俊浩(左)和代俊杰
弟弟代俊杰,就读于弘林高级中学公办班。在哥哥这面“标兵”旗帜下,他同样不甘落后,以582分的成绩,摘得弘林高级中学2025年“理科第一”。谈及竞争激烈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一向拘束的代俊杰也流露出自豪:“今年广工这个专业录取比例近10:1。”
出租屋里,当儿子们拿着那两份录取通知书站在自己身旁拍照时,周雪婵看着儿子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流下幸福的泪水,“他们俩都是乖孩子,都很优秀。”对于未来,周雪婵没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只要孩子开心,做事尽心就好,希望孩子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儿子获“环卫关爱基金”助学金
采访当天,随行的还有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科的工作人员,她为周雪婵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根据东莞市慈善会“环卫关爱基金”的规定,代俊浩、代俊杰分别获得2万元、1万元助学金。据悉,自2022年起东莞市慈善会“环卫关爱基金”设立以来,东莞已为101人次环卫工人子女发放118.5万元助学金。
周雪婵每天起早摸黑,完成街面的普扫工作
周雪婵每天起早摸黑,完成街面的普扫工作
“我会将这笔钱当生活费用使用。”代俊浩回答。谈起妈妈的工作,代俊浩语气郑重地说:
妈妈是体力劳动者,用劳动支撑起整个家,她是伟大的。
代俊浩还答应在环卫工人节为妈妈写一封信,表达感恩之情,同时,“希望自己通过读书改变环境,让爸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临别时,周雪婵得知自己将受邀参加“环卫关爱基金”发放座谈会并作为代表发言,她的眼眶又红了。“感谢东莞城管环卫关爱基金的帮助,感谢!感谢!感谢!”她边说着,边追着将工作人员送到出租屋楼下大马路上。
在东莞,有4.7万名环卫工人
用扫帚书写着城市的整洁
周雪婵一家的故事
让数字有了温度
当扫帚与笔杆相遇
当坚韧与善意交织
平凡人生亦能绽放璀璨光芒
来源:东莞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