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为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百千万工程”,助力“双百行动”,广州航海学院组建168支“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奔赴基层实践,1000余名师生分赴广州、开平、肇庆、清远等9个地市开展服务。
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充分发挥“海洋+低空”专业优势,依托“挑战杯”“攀登计划”“青蓝计划”等项目,以产业调研、助农直播、低空测绘、绿美墙绘、公益课堂等多元形式,重点为岭南特色产业、海洋经济、古建筑活化等十大领域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其中,97支队伍成功与地方实践项目结对。8名来自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国家的留学生加入实践队伍,实地感受中国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
经学校筛选评估,37支队伍脱颖而出,在南方+客户端展示风采。
快来为他们点赞吧!(可多选) 1.“沃野有声”突击队 2.“力行筑梦”突击队 3.“科艺张拉”科普实践队 4.“北斗七兴”突击队 5.“渔安智行”突击队 6.“侨旅先锋”突击队 7.“墨韵筑乡”突击队 8.“智创红帆”突击队 9.“筑梦七拱”突击队 10.“时和岁丰,同心燃梦”志愿服务队 11.“青禾童行·萤火微光”突击队 12.“新丰振乡”突击队 13.“知行法治”突击队 14.“摩天绘梦”突击队 15.“红船领航向深蓝”突击队 16.“情系开平·逐梦远航”突击队 17.“夏彩”突击队 18.“国安青春方舟号”突击队 19.“云帆智澜”突击队 20.“丹邱村”突击队 21.“碧海丹青”突击队 22.“青耘计划”突击队 23.“追光”突击队 24.“科创破冰船”突击队 25.“畲韵星火”突击队 26.“蒲公英计划”突击队 27.“智绘荔乡”突击队 28.“致绘星”突击队 29.“五彩石”突击队 30.“深海灵感”突击队 31.“护未普法”突击队 32.“鸦岗龙舟逐浪”突击队 33.“岭南绿艺工匠”突击队 34.“砺燕千寻”突击队 35.“码力先锋”突击队 36.“非遗文化协会”突击队 37.“材智领航”突击队 提交
1.广州航海学院“沃野有声”突击队(国际交流学院)
2025年7月7日至12日,由国际交流学院10名学生组建的“沃野有声”突击队进驻增城区上九陂村,为该村民宿品牌提供“民宿包装、导视系统、IP形象”三位一体升级方案。依托专业智慧,团队为上九陂村设计3套专属文化地名LOGO,形成服务优化清单和营销拓展路径,提升鸿安、阅季等民宿淡季入住率。
团队通过“康养团建”“亲子体验”等新业态拓宽营收渠道,如阅季民宿计划联动禅修机构,提升了上九陂村“典型村”辐射力,为乡村民宿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提供实践范本。
2.广州航海学院“力行筑梦”突击队(数字经济与贸易学院)
2025年7月14日至20日,由数字经济与贸易学院13名学生组建的“力行筑梦”突击队赴江门市开平大沙镇,助力大沙特色茶品与茶文化高质量发展。
突击队走访茶田、古村落等15个点位,形成《大沙镇农文旅调研报告》及3套农文旅融合发展方案;聚焦茶旅体验、民俗活动、田园风光三大主题,拍摄4K宣传片《大沙镇生态宣传片》,同步在短视频平台推出大沙镇“岗坪村史”“茶园文化”纪录片和生态Vlog视频,相关成果被多家媒体报道。
3.广州航海学院“科艺张拉”科普实践队(智能制造学院)
2025年7月10日至17日,由智能制造学院8名学生组建的“科艺张拉”突击队与增城区荔湖街道结对开展专项服务。团队构建“红色教育铸魂、前沿科技启智、文化创意润心”三维服务框架,打造沉浸式成长平台。
活动期间,累计服务青少年120余人次,科技讲座参与率达100%,85%的青少年独立完成基础模型制作;指导完成张拉结构模型、创意折纸等手工作品50余件,创作主题绘画30幅。该项目获评增城区“百千万工程”校地合作示范案例。
4.广州航海学院“北斗七兴”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11日至18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6名学生组建的“北斗七兴”突击队与增城区正果镇结对开展实践服务。该团队自2021年成立以来累计获得赛事奖项38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以上22项),连续三年带队深入对口帮扶乡镇,获评广东大学生“百千万工程”品牌项目、重点团队及典型案例。
今年,团队开发农产品IP形象与文创产品,融合农耕文化与旅游体验,规划“康养+研学+文化”主题线路,制作宣传视频并依托新媒体平台打造特色品牌。
5.广州航海学院“渔安智行”突击队(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
2025年7月11日至18日,由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7名学生组建的“渔安智行”突击队围绕“智慧交管·数字渔业”的实践主题,赴台山市广海镇开展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与技术服务。
调研采集渔船“一船一案”纸质档案96份,构建新型渔船动态监控系统,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以“海永无波”明代石刻为核心,结合烽火台影像,形成“抗倭—现代渔港”历史轴线LOGO。制作广海水产交易市场“捕捞—交易—冷链”全链条宣传视频1部。
6.广州航海学院“侨旅先锋”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14日至18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4名学生组建的“侨旅先锋”突击队进驻开平市月山镇开展活动。团队采用口述历史方法,记录20余家老字号民俗故事与工艺传承,创新设计“三点三”IP形象,打造精品短视频传播矩阵,系统梳理美食街历史文化脉络,最终形成《美食街文化手册》。文创IP设计获镇政府采纳并开发系列衍生品,相关成果被《中国食品杂志》《环球时报》报道。
7.广州航海学院“墨韵筑乡”突击队(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学院)
2025年7月14日至18日,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学院10名学生组建的“墨韵筑乡”突击队结对开平市三埠街道,针对街道老化、文化影响力不足问题,开展艺术赋能行动。团队创作“春之章、夏之卷、秋之篇、冬之韵”4个主题墙绘,挖掘侨乡文化开发文创产品,实现“环境美化+文化激活+产业赋能”三重提升。
墙绘总面积达80平方米,文创IP设计获街道采纳并开发衍生品,相关实践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该团队通过“艺术+文化+产业”多维举措,将专业技能转化为乡村振兴实效,为新时代青年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范例。
8.广州航海学院“智创红帆”突击队(智能制造学院)
2025年7月10日至14日,由智能制造学院12名学生组建的“智创红帆”突击队在增城区太平村开展“夏日成长,梦想启航”暑期夏令营,针对少年儿童暑期学习资源匮乏问题,设置4个项目兴趣班和2个科普专题课。团队开设非遗剪纸与书法兴趣班,通过作品展示、历史讲解、技法指导等方式培养文化认知;推出毽子、匹克球特色课程,以游戏化教学引导运动习惯;开展安全科普与“张拉结构”宣讲,激发探索热情。
活动共服务儿童150余人次,收集作品60余件,获感谢信1封。
9.广州航海学院“筑梦七拱”突击队(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
2025年7月9日至15日,由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14名学生组建的“筑梦七拱”突击队深入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西连村,开展“直播间+农田”助农直播、红色与海洋科普教育、民俗文化挖掘、生态环保四项行动。团队搭建田间直播间,深耕农产品差异化卖点;“云游”红色地标;发起“守护家乡小卫士”环境清扫活动。
助农直播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额提升10%,科普课程覆盖青少年90余人次,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10.广州航海学院“时和岁丰,同心燃梦”志愿服务队(校团委)
2025年7月13日至19日,由14名“青马”班学员组成的突击队与增城区凰埔村结对,以“艺韵薪传,红心向党”为主线,开发8个标准化教案,融合《国家》歌曲教学、航海文化知识普及与“鸡蛋立牙签”等科学实验,首创“丙烯草帽、帆布袋日记”心理表达法。
活动期间,累计服务留守儿童120余人次,收集绘画作品73幅。家长与学生自发组建“凰埔美育后援会”,课程视频号总播放量突破3.4万次,“红蓝双色”课程体系被凰埔小学正式纳入教学范本。
11.广州航海学院“青禾童行·萤火微光”突击队(凤浦书院)
2025年7月27日至8月1日,由凤浦书院15名学生组建的“青禾童行·萤火微光”突击队赴江门市开平市青少年宫,发起“星火童行”乡村启智计划,开设手工、绘画、安全科普、书法等课程。
活动覆盖青少年200余人次,产出10个主题视频,制作1个“青春印记”动态相册,开展1场“青言青语”普法宣传活动,形成《“青禾童行·萤火微光”“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普法情景剧》,打磨出可复制的教育资源模板,安全课内容被社区纳入常态化教育素材。
12.广州航海学院“新丰振乡”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5日至11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10名学生组建的“新丰振乡”突击队赴韶关市新丰县,围绕“水质保护”主题开展系列调研行动。团队向下游新丰江沿岸居民发放问卷200余份,对多处水源进行采样分析,选取溪流上、中、下游三个点位采集样本,调查源头水质现状。
调研成果被近十家主流媒体报道,获当地生态部门反馈表扬。
13.广州航海学院“知行法治”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4日至9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10名学生组建的“知行法治”突击队赴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灯一村,采用“法治+文化”服务模式,结合珠三角基层治理经验,推进“法治咸水歌MV”“守法积分”等法治宣传方案实施。
团队累计搭建校地合作法律服务点22个,开展中大型法律服务活动超50场。
14.广州航海学院“摩天绘梦”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12日至16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8名学生组建的“摩天绘梦”突击队结对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石下村,针对青少年假期监护真空、基层法治意识薄弱问题,构建“调研—宣讲—实践”服务模式。团队设计三维法律课程,开设“第二课堂”,融入文化教育与国防教育,形成“法治筑基+成长护航”双轨服务体系。
行动覆盖该村暑期青少年100余人次,发布推文阅读量超350次,获村委感谢信1封。
15.广州航海学院“红船领航向深蓝”突击队(航运学院)
2025年7月8日至14日,由航运学院16名学生组建的“红船领航向深蓝”突击队赴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发挥专业优势定制两大普法课程:聚焦土地流转、邻里纠纷、防诈骗等高频问题的《基层矛盾化解与乡村振兴法治实务》,结合东江流域保护的《江河保护治理与海洋强国建设法治实务》。
活动覆盖青少年及村民120余人次,线上法律服务站累计解答咨询80余条。
16.广州航海学院“情系开平·逐梦远航”突击队(校团委)
2025年7月14日至20日,由学校团委19人组建的“情系开平·逐梦远航”突击队结对开平市侨园社区,通过航拍建档为居民楼建立“电子身份证”档案;开设“课业辅导+特色科普”双轨课堂,融入海洋保护、非遗传承、生态实践,通过漆扇制作、古建积木搭建等方式让文化“活起来”。
17.广州航海学院“夏彩”突击队(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学院)
2025年7月9日至14日,由数字经济与贸易学院6名学生组建的“夏彩”突击队结对开平市沙塘镇联光村,实地勘察劳培烈士故居及周边遗址,通过测量、影像采集等方式摸清资源现状,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视觉叙事,让烈士事迹从书本“走”上街巷。
18.广州航海学院“国安青春方舟号”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4日至9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8名跨专业学生组建的“国安青春方舟号”突击队赴开平市百合镇、苍城镇,采用“课堂普法+田间宣传+新媒体推广”三维模式,调研潭碧冬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抖音直播、短视频话题推广等方式打造“有温度的地理标志IP”。
团队拍摄的潭碧冬瓜宣传视频播放量达5000+。
19.广州航海学院“云帆智澜”突击队(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
2025年7月13日至20日,由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9名学生组建的“云帆智澜”突击队深入增城区石滩镇元岗村,提供高校专业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团队开展“科学趣体验”系列活动,通过手摇发电机、滑行飞机等实验将电磁感应原理转化为实践操作;针对丘陵地形和易损水果种植特点,探索无人机在农业运输、植保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活动覆盖村民及青少年200余人次,调研报告获石滩镇政府肯定。
20.广州航海学院“丹邱村”突击队(国际交流学院)
2025年7月7日至13日,由国际交流学院9名学生组建的“丹邱村”突击队结对增城区丹邱村,以“看见丹邱、服务丹邱、记录丹邱”为主线,开展农事体验、关爱长者、人居环境整治和白水山美景宣传四项实践。
该实践产出3篇推文与2个高质量视频,构成丹邱对外宣传基础素材包;协助完成广场环境清洁;收集老人需求为后续帮扶提供方向。团队获丹邱村“最美服务团队”荣誉。
21.广州航海学院“碧海丹青”突击队(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
2025年7月13日至19日,由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9名学生组建的“碧海丹青”突击队结对增城区中新镇霞迳村,创作“扶胥古港”元宇宙IP和“凤浦书院”数字媒体库,建立数字展厅,打造海洋能源探索课堂。团队带无人机实物授课,指导青少年操作体验,让科技趣味与海洋文化深度融合。
此外,团队还走访村里的老人,记录霞迳村发展变迁故事。
22.广州航海学院“青耘计划”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6日至12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9名学生组建的“青耘计划”突击队赴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依托旅游管理学科优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与社区环境宣传体系。
团队运用无人机航拍、专业设备制作生态果园、育苗基地及咖啡店沉浸式宣传片,设计2条特色文旅路线,形成包含产业升级建议、就业岗位拓展方案的调研报告。
23.广州航海学院“追光”突击队(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7月10日至16日,由人工智能学院12名学生组建的“追光”突击队在增城区增江街道光辉村开展科技赋能和文化传承志愿服务。团队开设趣味编程、安全科普课程,通过代码小游戏及科学小实验吸引超100人次参与;同步开展非遗体验课程,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技艺魅力。
团队获光辉村“科技文化双融实践团队”荣誉称号。
24.广州航海学院“科创破冰船”突击队(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7月14日至18日,由创新创业学院6名学生组建的“科创破冰船”突击队赴开平市百合镇,为当地青少年开展“探索科学技术世界,点燃创新梦想”实践活动。团队通过“理论讲解+互动体验”模式,将3D打印与机器人技术带入中小学课堂,直观展示科技原理。
活动覆盖青少年100余人次,指导完成基础模型制作多件。
25.广州航海学院“畲韵星火”突击队(凤浦书院)
2025年7月8日至18日,由凤浦书院18名学生组建的“畲韵星火”突击队进驻增城区正果镇畲族村,针对非遗传承断代、文旅资源挖掘不足、产业基础薄弱三大问题,拍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生活场景。
调研形成“培养青年传承人”“打造非遗主题民宿”等12条实用建议,获地方政府高度认可;通过精心策划宣传矩阵,助力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为名优特产价值赋能。团队在坚守与创新中勾勒文化根脉,在多维挖掘中激活乡村魅力,为畲族村发展提供切实可行路径。
26.广州航海学院“蒲公英计划”突击队(外国语学院)
2025年7月14日至18日,由外国语学院9名学生组建的“蒲公英计划”突击队赴江门开平长沙街道东兴社区,针对学生暑期托管兴趣班资源匮乏问题,采用“学业辅导+兴趣培养”模式开展实践行动,包括趣味音标课、手工课、文艺汇演。团队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25份,形成支教效果评估报告。
团队设计的安全课被社区纳入常态化教育素材,趣味音标课成为“社区特色课程”。
27.广州航海学院“智绘荔乡”突击队(智能制造学院)
2025年7月10日至14日,由智能制造学院15名学生组建的“智绘荔乡”突击队结对增城区荔湖街,聚焦国家资助政策知晓率低、特色产业推广不足等问题,采用“宣传+服务”双轨模式开展实践服务。团队设立固定宣传摊位,通过资料分发、海报张贴等方式开展政策宣讲,并入户慰问特殊群体。
此外,突击队制作系列宣传视频,展现荔湖街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魅力。
28.广州航海学院“致绘星”突击队(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学院)
2025年7月8日至12日,由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学院11名学生组建的“致绘星”突击队在增城区永宁街道公安村开展墙绘艺术实践,发放问卷100余份,了解村民需求与文化偏好。团队共完成7幅墙绘作品,总面积60平方米。
团队同步提出短期维护方案与长期发展规划,获公安村“最美乡村艺术家”集体荣誉。
29.广州航海学院“五彩石”突击队(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学院)
2025年7月3日至9日,由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学院10名学生组建的“五彩石”突击队结对增江街联益村,创作荔枝产业文化墙绘,将荔枝形态、田园风光等本土元素融入艺术设计,打造独特文化标识。团队通过前期访谈、创作中交流等方式引导村民表达需求、参与创作,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
此外,团队还产出联益村文化宣传手册。
30.广州航海学院“深海灵感”突击队(海洋装备工程学院)
2025年7月14日至20日,由海洋装备工程学院9名学生组建的“深海灵感”突击队与增城区简村村结对开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团队拍摄特色风光、民俗文化等,展现景区魅力。行动期间,突击队对小白云山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山体自然风貌与主要景观节点,采集景观照片等素材,为宣传开发提供基础参考;与简村村委会深入交流,围绕小白云山资源利用及村庄发展提出思路建议。
31.广州航海学院“护未普法”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4日至12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7名学生组建的“护未普法”突击队赴清远市阳山县青莲镇,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开展差异化普法行动。团队聚焦当地未成年人犯罪认知、家庭保护实施、网络使用情况三大主题开展调研,并针对留守儿童、农村女童、妇女及普通群众设计分层普法方案。
团队采用情景剧、模拟法庭、绘画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同步在青莲中学开设安全教育课,派发防溺水宣传单并拍摄教学视频。活动覆盖青少年及家长300余人次。
32.广州航海学院“鸦岗龙舟逐浪”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7日至11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14名学生组建的“鸦岗龙舟逐浪”突击队与广州市白云区鸦岗村结对,以“传承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教育”为主线开展实践。团队在鸦岗芝生书舍党群服务站开设“青春助学课堂”,提供课业辅导;联合社区龙舟协会打造“沉浸式龙舟文化课堂”。
活动覆盖社区儿童80余人次,制作了龙舟文化课堂教学视频。
33.广州航海学院“岭南绿艺工匠”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8日至14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11名学生组建的“岭南绿艺工匠”突击队在增城区瓜岭村开展“绿美广东”实践活动,慰问老党员聆听红色故事,面向儿童开展非遗漆扇文化宣传。参与村庄生态优化,践行“生态美+精神富+文化兴”理念。
活动覆盖儿童50余人、老党员20人,孩子们创作的漆扇作品在村文化广场展出,老党员红色故事被整理成“瓜岭红色记忆”手册。
34.广州航海学院“砺燕千寻”突击队(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
2025年7月13日至20日,由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11名学生组建的“砺燕千寻”突击队与增城区石滩镇元岗村党总支结对共建,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匮乏问题,结合当地1750亩耕地及鱼塘产业特色设计课程。团队在科技课中融入邓世昌、黄旭华等海防英雄故事;以无人作业视频、手摇发电机实验呈现智能电网、海洋科技知识,结合产业讲解光伏发电、无人机植保案例。
调研形成光伏推广“代办上门安装”“房东-租客分润”等解决方案获村委采纳。科普课程覆盖青少年200余人次。
35.广州航海学院“码力先锋”突击队(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7月13日至20日,由人工智能学院11名学生组建的“码力先锋”突击队赴开平市沙塘镇,为乡村小学量身定制“理论+实操+文化浸润”编程教育课程。团队开设Python基础语法课、AI原理科普课,设计“数字炸弹”“智能学习工具设计”实践项目。
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制作小程序(简易计算器、信息查询系统),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创新思维与人工智能兴趣。活动覆盖学生200余人次,青少年儿童的编程作品被有效展出。
36.广州航海学院“非遗文化协会”突击队(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
2025年7月16日至18日,由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8名学生组建的“非遗文化协会”突击队赴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荷塘月色社区,开展木版年画与广绣宣传体验活动。团队携手非遗传承人,提供技艺教学与材料支持,开发融合鳌鱼灯等元素的文创产品,让岭南非遗重新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百余人次参与,并收集非遗体验反馈问卷多份,文创设计受到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37.广州航海学院“材智领航”突击队(海洋装备工程学院)
2025年7月15日至22日,由海洋装备工程学院14名学生组建的“材智领航”突击队进驻开平市水口镇,前往华艺卫浴、迪丽奇卫浴、汉顺洁具等企业调研。
该团队针对电镀工艺污染大、涂层技术落后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技术对接、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形成“一企一策”工艺优化方案,以“产学研合作+技术落地”模式,助力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为水暖卫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材料智慧”。
南方+记者 陈伊纯 实习生 陈浩文
通讯员 李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