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岁抗战巾帼战士、马来西亚归侨钟炳聪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陷入深重危难。十年后的1941年,战火蔓延至马来亚(包括今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当地华侨与民众奋起抵抗。
在历史洪流中,一位当时年仅16岁的华侨少女——钟炳聪,毅然走出橡胶林,奔向救国救亡的第一线。
9月16日,已经100岁高龄的钟炳聪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仿佛回到了80多年前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钟炳聪。苏韵桦 摄
钟炳聪。苏韵桦 摄
“我不做亡国奴!”她的声音依然铿锵,“我要参加共产党抗日先锋队,(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把日本鬼子赶走!”这不仅是一个世纪老人的人生誓言,更是一代南洋华侨心系祖国、抗敌救亡的历史回响。
异国烽火起,她选择战斗
1925年,钟炳聪生于马来亚,父母是从广东惠州南迁的手工业者。尽管生长异域,她却从小认定:“我是一个中国人”。这份朴素而坚定的认同,在日军铁蹄踏入马来亚之际,化作具体的行动。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马来亚。16岁的钟炳聪在甲洞的橡胶园做工,亲眼目睹日军暴行:“中国人见日军必须鞠躬,不鞠躬便遭毒打,稍作反抗即被杀害。”
民族危难之际,钟炳聪没有畏惧,反而更加坚定“誓不做亡国奴”的信念。在与家人逃难途中,她偶尔听到一群游击队员高歌《团结就是力量》,内心的力量被唤醒了。
瞒着家人,她加入了当地抗日联络组织与地下共产党,担任联络员,奔走于华侨与村民之间,呼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凝聚抗日力量。
钟炳聪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受访者供图
钟炳聪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受访者供图
藏鸡笼躲过搜捕,狱中绝食以抗争
从事秘密工作一段时间后,钟炳聪被日军盯上了。
某日,情报员紧急通报:日军当晚将来抓人。她换上黑衣,嘱咐母亲不要点灯,摸黑翻墙跃入邻家伯娘院落。双手被瓦片割破,鲜血淋漓,伯娘急忙用艾草为她止血,将她藏进鸡笼。搜查时,日军的手电筒曾扫过她的后背,误以为是石块,她才侥幸逃过一劫。
日军到她家里扑了个空,却抓走了大哥钟壬生——因名单上有“钟生”二字,大哥代她受难。提及此事,老人至今还很内疚:“大哥一直支持我,但他要赡养父母、照顾子女,不能直接参加革命。”
第二天天还没亮,钟炳聪偷偷回到家中,骑着单车奔向组织的根据地,不敢再回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获知消息的钟炳聪非常高兴,“终于可以回家了!”很快,她接到党组织信函,邀她赴吉隆坡参加妇联工作。“就这样,我又一次离开了家,跟着共产党走了。”她说道。
2005年,钟炳聪(左二)参加广东省暨广州市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大会。受访者供图
2005年,钟炳聪(左二)参加广东省暨广州市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大会。受访者供图
战后,钟炳聪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最终不幸被捕。在狱中,她成为让殖民当局最头痛的“硬骨头”,带领女囚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组织绝食抗争,甚至筹划越狱。“看守都说我最难管。”她目光炯炯,仿佛重回当年,“但我从不后悔。”
因当时马来亚沿用英国法律,没有死刑,殖民政府最终将她驱逐出境。1949年2月,钟炳聪与数十位华侨一同登上了驶向中国的渡轮。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她化名“陈惠芳”:“陈”与她的姓“钟”组合在一起,意味忠诚;“惠”指的是她的故乡惠州;“芳”则表示她襟怀大方。
回归祖国,信念从未改变
让钟炳聪没有想到的是,当轮船在汕头登陆时,前来迎接的解放军部队向大家发出了邀请:可以跟着部队一起去解放广州,也可返回原籍。一心向党的钟炳聪毫不犹豫加入解放军,随部队行军宣传、日夜兼程,“走到哪,吃住就在哪”,直至广州解放。此后,她在广州分配了工作、扎根定居。
解放初期,钟炳聪(右一)和妇女干部练习射击后合影。受访者供图
解放初期,钟炳聪(右一)和妇女干部练习射击后合影。受访者供图
“跟着共产党,吃饭不愁、住房不愁、工作不愁,我就不想回去了。”她说。尽管亲人仍在马来亚,她却深感祖国才是真正归宿。1982年离休后,她改回本名,与义女邓惠英、外孙女叶菲同住,并常赴广州的中小学讲述抗战经历。“记得我上小学时,太婆来我的学校讲故事,我还骄傲地告诉同学:那是我太婆!”叶菲说。
钟炳聪(左一)与义女邓惠英(右一)及义外孙女叶菲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钟炳聪(左一)与义女邓惠英(右一)及义外孙女叶菲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记者采访钟炳聪时,她仍然头脑清晰,表达流利。叶菲说,太婆在2022年骨折前,身体一直很好,生活自理,“天天都外出饮茶、吃饭、散步”。虽然有高血压、糖尿病,但她从不忌口,尤其爱吃烧鹅、榴莲与雪糕。“太婆豁达开朗,极少与人争执。”叶菲补充道。马来西亚亲人年年前来探望,往事如烟,连累大哥之憾也早已释怀。
在钟炳聪的家中,抗日战争纪念奖章与荣誉证书被悉心珍藏。她希望将这些历史证物传予后人,嘱托他们永远铭记那段烽火岁月、那种不屈精神。钟炳聪用一生诠释了何谓忠诚与坚守——从南洋雨林到广州街巷,她始终步伐坚定,心向光明。
钟炳聪获得的奖章。受访者供图
钟炳聪获得的奖章。受访者供图
更多华侨华人抗日报道:
统筹:林旭娜 李细华
采写:南方+记者 王瑾
拍摄:南方+记者 苏韵桦
剪辑:南方+记者 苏韵桦 实习生 万骏芳
设计:南方+记者 莫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