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以下简称“新疆分中心”)在新疆喀什启用,这将进一步推动广东医疗援疆从“输血”向“造血”发展,标志着粤新眼科合作迈向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的全新阶段。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浩添介绍,依托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的优势学科资源,新疆分中心将聚焦南疆乃至全疆眼科医疗资源匮乏的痛点,构建集高端临床诊疗、前沿科研攻关、骨干人才培养、先进技术推广及国际医疗合作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在新疆分中心,AI、5G、机器人技术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一线,“慧眼移动医院”“眼科大模型ChatZOC”“高精度眼科手术机器人”“爱眼地图”与“眼科飞行医院”等将应用落地,打通边疆地区眼病筛、诊、治、防的“最后一公里”,让优质眼科服务触达天山南北的每一个角落。
据了解,新疆分中心的建成启用是“粤新光明行”的深化落实之举。自2023年该项目启动以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将因高海拔、强紫外线导致的复杂眼病作为防治重点,在喀什各县市开展大规模致盲眼病筛治、手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已高效完成3000例白内障筛查与复明手术。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表示,新疆分中心的启用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学校力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眼科医学人才,让国际眼科医学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先进医疗技术直接惠及南疆各族群众,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远”问题,为提升喀什地区乃至整个南疆的眼健康保障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和服务“一带一路”贡献中大智慧和力量。
记者从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了解到,自2023年以来,广东援疆持续加大医疗援疆力度,投入8.8亿元援疆资金,组派医疗人才521人次,为喀什地区新增开放医疗床位1700张,持续填补南疆医疗技术空白,增强当地“造血”功能,收治病例覆盖南疆各地州,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张梓望 通讯员 邰梦云 田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