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爱心如潮,汇聚莞邑。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东莞市民政局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在全市推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慈善公益氛围浓厚。
从群众身边的莞爱慈善驿站,到跨越千里的对口帮扶;从脑瘫儿童康复病房里的笑声,到环卫工人手中的暖心物资……东莞始终坚持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以《慈善法》为遵循,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政策体系、创新募捐方式、落实慈善惠民服务实践、提升慈善公信力等举措,推动东莞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在助力民生改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东莞举行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活动。
东莞举行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活动。
数据显示,自201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和“东莞慈善日”活动举办以来,累计募得慈善款物逾16.13亿元,围绕扶老、助残、助学、救孤、济困、赈灾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领域,累计实施公益慈善项目超过4840个,受益群体超过226万人。这份“温暖答卷”,是东莞对“民生温度”的坚守,更是“莞邑大爱”的生动诠释。
构建“大慈善”生态,慈善氛围日渐浓厚
“以前想做好事不知道找哪里,现在社区门口就有慈善驿站,捐物、咨询都方便!”家住万江街道黄粘洲社区的居民李阿姨的感慨,道出了东莞慈善服务网络的“接地气”。
近年来,东莞按照“民政牵头、部门配合、镇街联动、社会参与”原则,织密慈善服务网:全市设立社会捐助站(点)33个、莞爱慈善驿站102个、慈善超市示范点34个、双百社工服务站(点)213个,配备双百社工近650名,培育发展慈善组织121家,实现各镇街(园区)慈善(基金)会“全覆盖”。如今,从市级慈善平台到村级服务站点,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已基本成型,让慈善力量能快速触达基层、服务群众。
莞爱慈善驿站为困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送去“暖心”衣物。
莞爱慈善驿站为困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送去“暖心”衣物。
政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石。自《慈善法》颁布以来,东莞市民政局先后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为慈善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关于推动东莞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任务,《东莞市“阳光慈善”工程行动方案》规范信息公开,《关于建立慈善帮扶资源供需精准对接机制的通知》促进救助需求与公益慈善力量精准对接…一套“政策组合拳”,让慈善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不仅如此,东莞还坚持每年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中华慈善日”活动,通过广场宣传、企业动员、线上倡议等形式,让慈善理念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推动“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
企石镇慈善超市流动服务点走进社区。
企石镇慈善超市流动服务点走进社区。
另一边,以“莞邑慈善”品牌为核心的项目矩阵,则让慈善氛围日渐浓厚:实施“民生大莞家”项目,累计办理民生“微心愿”超过18万余宗,精准解决了群众身边“小急难”等问题;“莞爱慈善驿站”“慈善超市”遍布全市,链接社会资源超过800万元,累计帮扶、服务群众超过3万人次,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慈善服务阵地前移。
探索慈善新路径,凝聚多元爱心力量
“感谢‘海豚计划’,孩子终于能正常康复训练了!”来自湖南的务工人员陈先生,因孩子患上脑瘫一度陷入困境,东莞市慈善会“海豚计划”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为他带来了希望。该项目累计救助脑瘫儿童900人次,支出救助金766.9万元,不仅覆盖莞籍儿童,更填补了非莞籍脑瘫儿童在莞康复救助的空白——这只是东莞慈善项目精准惠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东莞慈善捐赠态势持续向好,爱心力量不断汇聚。据不完全统计,2021至2024年,全市慈善组织接受社会捐赠约17.6亿元,年均捐赠额达4.4亿元。为让爱心“活水”持续涌动,各慈善组织积极创新募集方式:3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线下活动累计募集资金超过9.3亿元;爱心企业、个人在市慈善会设立冠名基金43个,规模逾4.6亿元;东莞市慈善会、东莞市中堂公益慈善基金会、东莞市虎门慈善会等还积极通过设立慈善信托,全市累计设立9单慈善信托,受托财产规模达992万元,多元募集渠道让慈善力量“聚沙成塔”。
万江街道开展“益亩菜园”社区互助公益帮扶项目。
万江街道开展“益亩菜园”社区互助公益帮扶项目。
有了爱心力量支撑,东莞将慈善资源精准投向民生帮扶救助:东莞市医疗救济基金会实施“医疗救济”项目,历年累计救济困难群众4.4万多人次,发放医疗救济金达2.21亿元,进一步助力兜牢兜准民生底线。东莞市慈善会实施“关爱环卫工”项目累计惠及一线环卫工超22万人次,资助总价值达2221.635万元,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为城市美容师筑牢“保障网”;居家养老“大配餐”项目累计支出4013多万元,累计超7.66万人次受益,让养老服务“暖到心头”。
企石镇开展“大配餐”服务破解老人“吃饭难”。
企石镇开展“大配餐”服务破解老人“吃饭难”。
此外,自2019年起,东莞市慈善会为对口帮扶广东韶关、揭阳,云南昭通,四川甘孜,西藏林芝、类乌齐,新疆图木舒克,贵州铜仁等地募集款物逾11420万元,让莞邑爱心“跨越山海”。
东莞社会组织在贵州铜仁的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开展关爱服务。
东莞社会组织在贵州铜仁的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开展关爱服务。
如今,漫步东莞,慈善文化已融入城市:每年10月25日的“东莞慈善日”成为固定节日;光彩事业贡献奖、东莞好人等评选让慈善行为“有荣誉、有温度”,莞邑慈善故事深入人心。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组织到普通市民,越来越多的力量加入慈善队伍,“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蔚然成风。
声音
东莞市民政局局长、市慈善会会长 黄荣峰:
东莞是一座 “友善之城”。这里既有慈爱为怀、和衷共济的市民,也有慷慨解囊、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爱心企业,更不乏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组织,他们聚焦养老、托育、助残、助学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需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城市温暖 “加码”。这种友善、包容的城市气质,让 “向善” 的种子在城市生根发芽,更在日复一日的传递中铸就东莞文明城市、友善之城的坚实根基。
众人拾柴火焰高。慈善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每个人用一点一滴的善意积累起来、汇聚起来,成为磅礴力量。只有我们继续携手同心,把每一份善意、每一次行动转化为前进动力,才能让东莞的慈善之花越开越艳,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来自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关怀。
为特殊儿童家庭赠送儿童轮椅和爱心礼包。
为特殊儿童家庭赠送儿童轮椅和爱心礼包。
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海川:
一直以来,宏川集团始终坚守“为社会创造综合价值”的企业使命。践行公益,已成为宏川全员的共识。多年来宏川践行公益事业的足迹跨越大半个中国,在广东、江苏、福建、四川等多个省市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纾难解忧等公益慈善活动,累计捐款超过7000万元。其中,累计投入资金超700万元用于每年的“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活动。
展望未来,宏川集团将继续将公益支持纳入年度预算,通过浩善公益基金、6·20宏川公益日、宏川星火志愿队等多个平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同时,我们也期待与各方公益力量携手合作,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践行社会责任,为公益慈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宏川集团向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教育基金会认捐1800万元。
宏川集团向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教育基金会认捐1800万元。
“广东好人”黄丹:
当我还读书的时候,曾经受到热心陌生人的资助,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后来参军,也入了党。这段经历在我心中深深种下了“帮助他人”的种子。2002年起,我开始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希望他们从内心接纳这份善意,从而自发努力,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开展助学的23年时间里,我感受到一点微小的付出,也许就能让困境中的学子看到前行的希望,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东莞,我真切感受到从政府到民间涌动的公益力量。这里许多人都怀揣着一份善良,当这些善意的火种汇聚在一起,就能燃成熊熊大火。就在今年7月,东莞的多家公益机构形成助学团队,为铜仁10个县区、200余个村庄的1000名困境学子提供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全程陪伴式支持。我希望未来公益的力量能够继续燃烧,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铜仁助学行动东莞团队到达铜仁站。
铜仁助学行动东莞团队到达铜仁站。
样本
寮步慈善基金会:多元协同,织密资源暖心网
“听说有困难可以来驿站,想着试一试我们就来了”。生活遇到困难的王先生来到寮步镇莞爱慈善驿站求助。随后工作人员立即与王先生了解并沟通具体情况,为他送上食物,并帮他解决困难。
寮步慈善基金会负责人介绍,目前寮步镇共有3个莞爱慈善驿站实体平台,基金会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临时救助+资源链接+服务转介”机制。据统计,2024年通过常态化开展双百“家访日”、莞爱“扫街日”,救助困难群众115人次;推出“莞爱·公益日”活动3场,为800余名户外劳动者送清凉,生动诠释服务宗旨。
寮步慈善基金会打造“益善寮城”慈善创投品牌,支持长者关爱项目。
寮步慈善基金会打造“益善寮城”慈善创投品牌,支持长者关爱项目。
不仅如此,基金会还构建起“民生微心愿”全链条帮扶机制。联动村(社区)、双百社工等基层力量,打通诉求征集渠道;设计涵盖临时救助、医疗、教育、住房等多元帮扶方案;围绕重要节日集中发力,2024年办理心愿2156个,帮扶金额145.61万元。通过“莞家直达”平台,链接社会爱心资源办理心愿218个、折资11.05万元,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的有机互补,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会已连续多年打造“益善寮城”慈善创投品牌。例如对“老友记 叹早茶”长者关爱、“童年无忧”儿童支持、“一米阳光”助残等12个本土化、特色化公益项目进行培育。“创投项目立足多个村(社区),2024年开展活动284场次,服务逾11890人次,有效激发了基金会的创新活力与服务能力。”该负责人表示,创投品牌已形成了涵盖扶弱助残、救助帮扶、为老服务等多领域的服务项目,成为推动寮步公益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如今,在基金会的企业走访、建立商户参与机制等方式动员下,寮步镇创新建立起“爱心资源库”长效平台。据统计,目前已吸引83家爱心企业、15家爱心组织、6位爱心个人加盟,织就了一张覆盖广泛、响应迅速的“暖心网”,实现了从“一次性捐赠”到“可持续参与”的转变,为精准匹配需求和撬动社会资源服务民生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数读
⭕️在全市设立社会捐助站(点)33个、莞爱慈善驿站102个、慈善超市示范点34个、双百社工服务站(点)213个,配备双百社工近650名,发展慈善组织120家。
⭕️各爱心企业、单位、个人通过在市慈善会累计设立冠名基金43笔,累计捐赠到账慈善资金逾4.6亿元。
⭕️全市共设立慈善信托9单,受托财产规模达992万元。
⭕️自201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和“东莞慈善日”活动举办以来,累计募得慈善款物逾16.13亿元,累计实施公益慈善项目超过4840个,受益群体超过226万人。
⭕️自2019年起,市慈善会为对口帮扶广东韶关、揭阳,云南昭通,四川甘孜,西藏林芝、类乌齐,新疆图木舒克,贵州铜仁等地募集款物逾11420万元。
南方+记者 薛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