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机械化,带动周边种植水稻3万亩,阳东这家龙头农业企业如何做到的?

作者 黄林 2025-09-15 14:39

近日,笔者从阳江市漠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该公司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与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实现水稻平均亩产较上年提升5%,“阳东丝苗米”“漠阳香大米”口碑升级,带动周边3万亩水稻实现机械化种植,惠及农户2100余户。

据了解,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漠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漠阳香”)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托管及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公司承包耕地5000多亩,主营水稻、南瓜、玉米等农作物,配套育秧、收割、烘干等全产业链设施,拥有54台机械化设备。该公司建有4600多平方米厂房,配套建设全自动育秧中心、日烘干210吨处理中心等设施。

“为了实现水稻单产提升,2024年漠阳香通过不断尝试,构建起‘良种+良法+良机’的高效生产体系。”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

优良种子是增产的基础。漠阳香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水稻所,针对阳东土壤特性与气候条件,精准筛选出“泰优1002”“美香占2号”等水稻品种。这些品种不仅具备高产潜力,还兼具抗病虫害能力强、口感优质的优势,从源头上为单产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为解决传统育秧效率低、秧苗质量不均的难题,我们搭起数字化全自动生产线,每小时可育秧2400盘,通过自动化设备全程把控选种、浸种、播种等关键环节,培育出的秧苗整齐又健壮。”基地相关负责人说。

生产基地的田间小道上,技术员正专注地观察着水稻的长势,时而调整设备,时而进行记录。据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员通过精细化种植优化作物生长环境。在施肥环节,漠阳香采用“三控”技术,严格把控氮素投入。基肥施缓控释肥25kg/亩,分蘖期追尿素10kg/亩,孕穗期追复混肥10kg/亩,总氮控制在12.5kg/亩,较传统施肥方式显著减少氮素投入,既增强了水稻抗倒伏能力,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同时统一采用6cm×30cm的机插密度,确保田间植株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大幅提升光合效率。

绿色防控保健康。漠阳香建立起“监测—预警—防控”一体化病虫害防控体系,采用“生物+物理+精准化学”综合防控模式,关键期通过无人机飞防推行“一喷多促”,2024年农药用量较2023年降7.2%,亩节本7.5元,稻谷农残合格率100%。

另外,漠阳香在生产基地中引入智能管理系统,依托田间传感器精准决策灌溉、施肥、施药,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转型,帮助实现增产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耕耘者’的心态搭建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助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据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漠阳香销售额达511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3万亩水稻机械化种植,惠及2100余户农户,每户年均增收超2000元。

南方+记者 黄林

通讯员 东融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