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在论坛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消费、房地产、科技自立自强是影响“十五五”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必须着力解决这三个重要问题。
张军扩表示,我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2019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居民消费率仅为39.45%,到2024年虽有所提升,但仍比主要经济体低10%至20%。这一问题并非近期才出现,而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其根源在于社会保障不足、居民预期不稳、消费信心不强,加之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压力较大。要通过加大逆周期政策支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三方面措施,切实释放消费潜力。
在房地产方面,他指出,大规模、粗放式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住房总量问题基本解决,但改善型和品质型需求将长期存在。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主要受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拖累。未来必须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点推进旧改、社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等方向,不再依赖土地财政和单一开发模式。他强调,理顺政府、企业、业主等多方关系,形成长效机制,是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
张军扩认为,科技创新必须加快从“跟随性创新”向“前沿性创新”转型,这是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他提出,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同时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为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创造平等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的环境;改革科研评价方式,增强容错性和激励性,鼓励敢冒风险、潜心钻研;并在自主安全与开放合作之间形成合理的制度框架。
他强调,金融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的本质在于服务实体经济,无论是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房地产转型,还是促进科技创新,都离不开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应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十五五”期间探索经验、走在全国前列。
张军扩总结指出,只有消费不足、房地产转型、科技创新这三大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供需关系才能宽松,经济循环才能顺畅,中国经济才能在“十五五”期间实现稳定和持续发展。
南方+记者 陈颖 唐柳雯 张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