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写 | “浪浪山小妖怪”欢迎学子回校
9月1日6时50分,阳江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六(2)班的教室灯亮起,讲台屏幕上放出《浪浪山小妖怪》里憨态可掬的“小猪妖”,班主任莫新语正弯腰调试设备。她退后了两步观察画面亮度,随后转身走到第一排课桌前,把提前放在桌角的笔筒往桌面中间挪了挪,确保后排同学坐下都能看见屏幕。
开学日的小欢喜
7时20分,走廊里渐渐传来学生的脚步声,莫新语对第一位走进教室的同学点点头:“早呀,快去看看,座位上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开学小礼物哦!”
7时40分,距离开学典礼还有20分钟,教室里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莫新语走上讲台:“欢迎同学们回校!新学期,新征程,这个学期我们班多了位新同学……”
介绍完新同学后,她转身点了点屏幕,指着照片说:“同学们,这学期我们班的公共区域调整了,每天的值日生记得提前10分钟到岗……”说完,她又与学生们回顾了班里的规章制度:“不迟到、上课不打闹这些老规矩还要继续守,大家说好不好?”台下学生齐声应着“好”,莫新语笑着点头,转身按下了投影仪的播放键。
很快,幕布上跳出《浪浪山小妖怪》的快闪视频:轻快的音乐里,“小猪妖”举着“开学快乐”蹦跳,“熊教头”比出“认真听讲”的手势,画面还穿插着“作业做了没”“开学期加油”等字样。3分钟的视频,教室里响起小声的欢呼,莫新语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视频里的小妖怪都在努力成长,我们这学期也要带着认真的劲儿,把知识学扎实、把日子过开心。”
话音刚落,她看了眼墙上的时钟:“现在大家排好队,走路的时候保持安静,我们去操场参加开学典礼。”学生们立刻起身,有序地在教室门口排成两队,莫新语走在队伍最后面,确认没人掉队后,和学生们走向操场。
“校园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游戏、每一次举手,都是成长的机会。老师会和你们一起,认真上好每节课、用心过好每一天。”开学典礼上,莫新语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鼓励同学们保持对求学的热爱。
典礼结束后,上午的课程井然有序展开:英语课上的对话练习、语文课上的课文朗读、数学课上的趣味解题、音乐课上的放松……莫新语特意安排了这些学生熟悉的学科,想让大家用熟悉的节奏慢慢适应开学状态。而她自己也没闲着,除了上好数学课,还趁着课间穿梭在教室里,时而帮学生解答作业疑问,时而提醒大家课间活动注意安全,把对学生的关注落在每一个细节里。
到了下午的班会课,莫新语将主题定为“2025年秋季开学安全第一课暨文明礼仪教育”。站在讲台上,她打开提前准备的教材,结合上下楼梯、课间活动等校园场景,细致讲解安全注意事项;通过“文明礼仪小剧场”的互动,让学生模拟“如何礼貌沟通”“怎样请教问题”。“安全是所有学习生活的基础,必须放在首位;文明礼仪是班级相处的‘润滑剂’。”莫新语看着台下认真倾听的学生,语气格外认真,“刚开学特别强调这些,就是想帮大家快速找回纪律意识,也为新学期班级氛围定下‘安全、文明、友善’的基调。”
开学前的暖心筹备
教室里的有序与温馨,莫新语早早就开始了细致筹备。这是她时隔4年再一次带毕业班,莫新语心里既有底气,也多了几分“求进”的焦虑——怕自己跟不上孩子们的成长节奏,更怕没能把这届孩子带好、带稳,想给他们更贴合需求的引导。
8月25日,距离开学还有一周,她就提前回到学校,不是为了自己熟悉环境,而是带着新入职的老师逛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多熟悉校园的细节,孩子们在学校就能多一分踏实。”她对新老师念叨。
8月27日,莫新语联系了班级家委会,在群里发起开学筹备的倡议。让她没想到的是,消息刚发出不久,就有十余位家长主动报名:“我帮忙打扫卫生”“教材搬运算我一个”“我认识供应商,包菜我负责采购”……家长们的热情回应,让莫新语对新学期更加满怀期待。她也网购了一批教室布置物料,给同学们准备小礼包。
8月28日,莫新语比约定时间早20分钟抵达教室,提前把学校上学期的班级公约、成长照片这些“老物件”搬到新教室。家长们也准时赶来,主动分工清理教室……
8月31日,开学前最后一天,莫新语独自留在教室完善最后的布置。她先是把新购买的练习册、准备好的药箱放进图书角,接着把采购的各色写字笔放进讲台的笔筒里。又将提前准备好的“开学礼”一一放在每个学生的座位上:一份是印着趣味小知识的彩色书签,另一份是用保鲜膜包着红色标签的新鲜包菜,“包菜”谐音“包材”,她想让孩子们新学期能把知识、快乐和好习惯都打包收下。
天色渐渐暗下来,她又将教室门口布置了一番。眼前的教室门口两侧,挂着两条蓝底白字的长幅: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知且行。门边立着“我们开学啦”的指示牌,箭头指向“新学期新征程”,还有彩色气球点缀,搭配可爱的卡通形象,满是对新学期的期待与朝气。
忙碌一番后,她扫了教室一圈,才锁好门离开学校。
校园里的“育人经”
莫新语与家长之间的默契协作,正是阳江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家校共育”特色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阳江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创办于2011年4月,2023年8月加入阳江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借集团资源夯实办学基础;2024年9月转制为阳江市直属公办学校,开启普惠优质教育的新征程。如今,学校设有初中部与小学部,共有近6000名学生。
在这所学校,家委会的作用远不止于开学筹备:每天清晨,家委成员会准时守在校门口,协助维护秩序;饭堂管理中,家长代表会全程参与肉菜验收、市场价格调研,还会定期试餐,用细致监督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日常教学里,他们还会协助班主任组织活动、策划校外研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好帮手”。
而在学生成长的核心环节,学校始终坚持“授人以渔”,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课堂互动、小组探究等方式,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也正因这份对“学习能力”的重视,在今年的中考中,学校收获了亮眼成绩,用实力印证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教学理念。
“在综合素质培养上,学校重视书写、朗诵、阅读及古诗词等学习,每两年会举办一场诗词大会;同时,注重艺术教育,每年举办文艺汇演,各艺术学科培养出大量优秀学生。此外,学校的古典文化传承比较扎实,教师在课堂及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每年第一学期开学时,还会举行祭孔仪式,由入学新生参与。”阳江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有关负责人曾广明介绍。
策划:黄韬炜
统筹:黄林
撰文:巫雅柠
视频:雷怡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