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广州南沙科考码头
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的见证下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
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
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火种采集仪式正式举行
别划走,这事儿可不简单
你不知道吧,这火种
是从1522米深的南海海底“捞”上来的!
名场面回顾
深海火焰点燃全场
此次火种采集活动包含“源火”采集与“圣火”点燃两大环节。活动现场,采集自深海的“源火”首度揭晓其神秘面纱。
图源@中国广州发布
这一次,全运会的“源火”不走寻常路——它来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是全球首例从深海可燃冰中采集的全运火种!
活动现场,这簇从海底“盲盒”里开出来的火种,第一次亮相就惊艳全场。
在BGM的烘托下,神秘的“源火”被请上专属展台,采火少女在“源火”台引燃手中的采火棒。
图源@中国广州发布
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委、省政府负责人,还有香港、澳门特首共同举棒,一起点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盆。金色火焰“呼”地腾空而起,全场瞬间沸腾!
这簇深海之火随后被“分装”进四盏火种灯,即将开启它的“大湾区巡演”。
伴随着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这场科技感
接下来,这团“深海圣火”将奔赴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城,于11月开启火炬传递。
怎么样,你准备好追火炬了吗!
那团火是如何
从海底“捞”上来的
这团注定载入史册的“源火”,到底是怎么从1522米深的黑暗海底,“跑”到阳光下的?
故事要从2024年6月讲起。那时候,“深海采火”还只是一个听起来有点科幻的脑洞。
大开脑洞的背后,深海压力、海底环境、硬核技术支持……每一个都是不好啃的“硬骨头”。
为此,科研团队开启了“闯关模式”,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清晰的技术路线,研发了基于“海马”号的“源火”采集装置,完成了水池试验及搭载平台码头联调。
2025年5月3日至4日,“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带着“海马”号两次下潜到1500多米的深海,成功实现了深海“源火”引燃,验证了“源火”引燃方案的可行性和装备的可靠性。
万事俱备,只待出海。
2025年9月18日,采集团队搭乘“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抵达海马冷泉区。
14时26分,“海马”号带着“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潜入海底,精准抵达冷泉渗漏点。
图源@新华社
坐底之后,科研人员远程操控机械臂开始作业,采集溢出的可燃冰和伴生气。被“唤醒”的可燃冰在降压作用下释放出“源火”的气源——甲烷气体。
16时48分,船上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为电能传到海底,在1522米的深处,成功引燃气体!
图源@新华社
“海马”号还在海底放置了“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源火’采集点”永久基点定位标,留下“到此一游”的记号。
17时30分,“海马”号带着那簇珍贵的火焰返回“海洋地质二号”甲板。
18时08分,科研人员用引火棒把“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深海“取火”,成功!
这也创下了全球体育运动史的新纪录:第一次在深海海底直接获取“源火”。
图源@新华社
深海“玩火”
背后的硬核科技
在1500米深海“点火”,难度不亚于在高压锅里穿针引线。
那里的压强约145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1450吨压力。要在这种环境下精准引燃可燃冰、稳定传输信号、保护设备运转,每一步都是“极限挑战”。
技术团队先“探路”: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探测锁定冷泉位置,流体地球化学探测分析可燃冰成分,近海底探测实时监测环境,以及样品保压转移、在线检测……一系列黑科技,为采火铺出一条“安全通道”。
“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准备就绪。图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装备团队再“筑盾”:4500米级“海马”号无人潜水器负责深海作业,保压取样装置防止可燃冰分解,地震探测、电磁探测系统提供全方位数据。
而“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更是这次任务的“移动实验室”。
承担十五运和残特奥会深海“源火”采集任务的“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在广州南沙科考码头启航。图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这艘船配备DP-2动力定位系统、150吨主动深沉补偿海工吊、万米光纤绞车、730 平方米甲板作业区及直升机平台,堪称“深海作业全能选手”。正是它,让“深海采火”从脑洞变成现实。
据介绍,这次火种采集实现了全球大型综合运动会历史上的突破,即首次利用深海遥控潜水器集成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在超深水海底远程精准引燃可燃冰获取“源火”,并以超高清设备记录展示采集过程。
从技术突破到装备支撑,这场采火不仅是一次体育与科技的华丽握手,更是中国深海探测实力的一次高调展示。
装备控专场
一个比一个有戏
看完了“深海取火”,我们再来瞧瞧本届盛会的三大“点火装备明星”:
图源@十五运会组委会、残特奥会组委会
火炬“绽放”,以丙烷为燃料,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造型神似广州“小蛮腰”,燃料是丙烷,像一簇“火树银花”绽放在手。
图源@十五运会组委会、残特奥会组委会
火种灯“星火筑梦”,用轻质石脑油做燃料,整体由金属与高透光石英玻璃打造,三根支柱暗合粤、港、澳三地相依。
图源@十五运会组委会、残特奥会组委会
火种盆“鼎盛同心”,以丙烷为燃料,采用金属材质与高温喷漆工艺制作,设计灵感来自古代瓷器“花觚”,顶部三瓣焰口,象征三地人民心手相牵。
随着火种采集完成
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的序幕
正缓缓拉开
一场汇聚力量与激情的体育盛会
即将点燃整个大湾区
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科普广州(综合广州日报、全运广州、广东发布、南方+、广东共青团、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视频号、大湾区之声、中国广州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