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带着水果图案的文创,把咱平田济村的味道和故事都装进去了!”看着桌上的IP形象玩偶、创意导览图,廉江市良垌镇平田济村丰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张永标对广东财经大学橙意满满实践团的同学们赞不绝口。最近,这群大学生扎根村子,围着荔枝、红橙等水果做调研、搞设计,用文创给特色水果 “添彩”,帮村子的“甜蜜产业”走得更远。
平田济村在粤西生态区,靠着丰业种植合作社,种出了荔枝、番石榴、龙眼等好果子,尤其是荔枝和廉江红橙,种了好些年,品质好,成了村民赚钱的“宝贝”。但村里一直愁怎么把水果的名气打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平田济村的味道。
团市委副书记罗流杰(右四)、宣传部干部叶世庞(右三)和合作社理事长张永标(左四)手持文创产品。吴迪伟摄
团市委副书记罗流杰(右四)、宣传部干部叶世庞(右三)和合作社理事长张永标(左四)手持文创产品。吴迪伟摄
钻进果园摸实情,果农故事记心间
“荔枝从开花到结果要多久?哪种品种最甜?”实践团一到村,就拉着张永标聊个不停。他们先跟合作社座谈,问清水果的种植规模、销路、合作社咋运营;接着又往果园跑,看荔枝树、龙眼树挂果的样子,瞧番石榴、黄皮的生长情况,把种植技术、产量这些数据都记在本子上。
果农们给他们讲村里水果的变迁:“以前是零散着种,卖不上价;后来合作社牵头搞规模种植,才慢慢有了名气。”实践团的同学们还跟着果农去摘荔枝,汗珠子顺着脸颊流,指尖沾满果香,“这才明白每颗果子都来得不容易。”这些一手见闻,都成了后来文创设计的“灵感源泉”。
实践团成员助农采摘龙眼。赵雪妃摄
实践团成员助农采摘龙眼。赵雪妃摄
文创设计有巧思,水果变“萌”还带“故事”
“咱廉江红橙最有名,不如就以它为原型设计个卡通形象!”实践团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琢磨出了IP形象“橙小满”:圆滚滚的身子,穿橙纹背带裤,双丸子头上还别着橙片发饰,活脱脱一颗“会跑的红橙”。考虑到村里还有其他水果,他们又加了个绿色款,戴绿叶帽,衣服是橙绿撞色,象征村子的生态和水果产业一起发展。
平田济村农产品IP。林乐诗绘
平田济村农产品IP。林乐诗绘
不光有卡通形象,他们还改了村里的地图,做成“创意导览图”:用橙色线条把荔枝园、百香果基地连起来,清清楚楚标出瞭望塔、合作社这些地方,游客一看就知道“去哪摘果、去哪歇脚”。更妙的是,他们把湛江非遗石狗图案印在水果包装盒上,“石狗护果”的寓意讨喜又有文化味;荔枝形状的冰箱贴、“手捧鲜果”造型的钥匙扣,小巧又实用。
平田济村创意导览图。林乐诗绘
平田济村创意导览图。林乐诗绘
村民点赞盼落地,青春力量助“果香远飘”
张永标拿着这些文创样品,翻来覆去地看:“以前水果摘下来就装普通箱子里卖,现在有了这些,不光好看,还能让买水果的人知道咱平田济村的故事,太好了!”团市委副书记罗流杰、宣传部干部叶世庞也觉得这些设计“接地气、有新意”。
实践团的同学们说,这次不光设计了文创,还帮村里梳理了水果电商销售、品牌推广的建议。“乡村振兴,不光要让果子长得好,还得让更多人知道它好。”他们打算继续完善设计,推动这些文创落地——让“橙小满”出现在水果包装上,导览图放在村口指引游客,钥匙扣、冰箱贴成了游客能带回去的“伴手礼”。
实践团绘制特色文创产品。郭树丛、李静茵绘
实践团绘制特色文创产品。郭树丛、李静茵绘
如今,平田济村的水果还挂在枝头,但带着文创巧思的“新包装”已经在路上。这群广财学子用青春智慧,让水果不仅有“甜味”,更有了“文化味”,帮着村里的“甜蜜产业”一步步“香飘更远”。
南方+记者 欧阳胜勇
通讯员 徐晓琦 李静茵 周皓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