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深圳大悦城正式开业,盛况空前。首日客流突破42万人次,销售额近2000万元(不含Apple、各类品牌汽车销售),近100家品牌斩获全国销售冠军、近50家品牌登顶深圳销冠。
这座现象级商业体的落成,正是其所在区域——宝安创业路商业活力蓬勃发展的最新力证。
当下,创业路强势崛起,成了深圳西部最鲜活、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商业心脏与城市活力引擎。壹方城、大悦城、雪花啤酒小镇、宝安体育馆、宝安体育场等地标沿路串联,重塑着城市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与社交版图,共同勾勒出了深圳西部最具活力的CBD图景。
纵观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北京王府井大街等国际级商业大道,无不是商业活力、文化体验与城市魅力的共生体。未来,创业路还需在文化赋能、IP打造、场景联动等方面持续提升,方能稳步朝着打造独具湾区特色的国际消费地标迈进。
黄金走廊
15分钟商业文旅生活圈正在形成
打开地图,可见宝安创业路由创业一路与创业二路组成,呈“东北-西南”走向,连接宝安中心区、尖岗山片区两大重点片区。
这条全长约5.3公里的城市发展轴,依次串联起雪花啤酒小镇、勤城达K+广场、中洲购物中心、深圳大悦城、天虹商场、壹方城等多座大型商业体,其密度、能级与业态丰富度在深圳西部首屈一指。
这些商业体通过创业路紧密联动,从高端奢侈品到亲民快消品,从饕餮盛宴到轻食小馆,从影院娱乐到艺术熏陶,一站式满足全维度消费与社交需求,改变了深圳西部缺乏高端综合性商业中心的格局。
创业路的魅力,远不止于购物消费。步行可达的宝安体育馆和宝安体育场,是深圳西部重要的文化体育地标。为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两座场馆完成了焕新升级,与创业路商圈形成强力互补,将单一商业行为拓展为涵盖观演、运动、休闲的多元化城市生活体验,成为“15分钟商业文旅生活圈”的核心要素。
从壹方城、大悦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到各类沿街特色商铺,再到文化体育设施,创业路已然形成业态丰富、规模多元、功能齐备的商务大道雏形。
这条“黄金走廊”的崛起,深度契合宝安打造“湾区消费中心”的战略部署,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服务湾区人才的重要支点。
对标全球
创业路距离国际大道还有多远?
放眼全球,国内外商业大道也绝非商业的简单堆砌,而是“空间载体+文化内核+活动灵魂”的三位一体。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的成功,不仅在于顶级品牌聚集,更在于它是法国文化、艺术与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示窗口——环法自行车赛终点、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赋予其国家名片地位。
北京王府井大街通过引入首店经济旗舰店、升级老字号集聚区及传统胡同风貌、借“金街”IP策划主题活动等举措,实现从传统商业街到国际化地标的跨越。
深圳福田节日大道则以政府主导,明确“节日文化”主题,整合沿线商业体与交通枢纽,通过“四海一家”巡游等活动,将功能性道路升维为公共文化空间与城市庆典中心。
与之相比,创业路虽在深圳西部奠定商业核心地位,但要成为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商业文旅主轴”,刺激区域经济能级跃升,仍需突破多重瓶颈。
在商业上,各商场营销零散,未形成品牌合力,夜间消费场景单一,过度依赖餐饮,多元业态支撑不足,缺乏统一IP与长效活动机制。
此外,虽然聚集了壹方城等大型综合体,但品牌能级存在断层,国际重奢品牌入驻为零。首店经济相对薄弱,多为区域性首店,而非全国首店,难以转型为国际消费地标。
在文旅上,宝安体育场馆因深足主场迁离福田、大型演唱会数量锐减,导致引流效应弱化,文体客流未能转化为商圈动能,未与创业路形成“场内高潮,场外狂欢”的联动。
破局跃升
打造湾区青年消费活力主轴
当前,宝安也意识到了创业路的重要性,正在规划打造创业路商务大道。核心设计范围约5.3平方公里,涵盖创业路两侧500米带状区域,规划涉及商业产业策划、公共空间营造、新老城区融合及交通优化。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在此基础上,创业路的规划还需跳出“重招商、轻运营”的传统思维,从“卖商品”转向“卖体验、卖文化、卖生活方式”,打造成湾区青年消费活力主轴。
一是深度挖掘文化,打造统一IP。
可以由区委、区政府政府牵头,联合相关部门、街道、商业主体与文体场馆,制定《创业路国际消费街区发展规划》。
设立专业运营主体,统筹街区品牌形象与全年主题IP活动策划,集中资源打造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年度现象级IP活动,如湾区青年艺术节、国际街头文化周等,将大道转化为“舞台”与“展场”,形成全城狂欢效应。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聚焦“湾区青年活力消费主轴”。
创业路的沿线商圈,大多定位为潮流、艺术、青年商业地标。但整个街区缺乏统一、鲜明的主题定位。
因此,需在区级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创业路“湾区青年活力消费主轴”定位,聚焦年轻化、互动性、文化性与科技感,鼓励商家深度参与,借社交媒体放大传播,让“去创业路过节”成为市民习惯。
与此同时,借鉴福田节日大道在公共空间艺术化、智慧街区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提升运营效能。
三是升级消费场景,激活文体动能。
制定专项政策引进国际重奢、轻奢品牌华南首店,以及文化调性突出的旗舰店、概念店,壮大首店经济;丰富夜间经济,规划特色酒吧街、深夜食堂区、24小时书店等,延长消费时段;增加沉浸式娱乐、主题展览等体验业态比重。
此外,以十五运会为契机,激活宝安体育场馆资源,推动大型演唱会、顶级赛事等落地宝安,配套举办粉丝见面会、主题市集等活动,以“票根经济”撬动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让文体流量真正转化为商圈动能。
创业路的打造,不止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对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重塑。若能汲取他山之石,这条年轻的大道必将成为湾区青年的引力场,跃升为代表深圳活力的全国性消费名片,为城市未来注入无限可能。
文字:南方+记者 苏国锐
摄影:南方+记者 何俊
统筹:南方+记者 崔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