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名创客助力“百千万工程”!河源启动“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

作者 黄敏立 2025-05-12 19:37

5月12日下午,河源市“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启动仪式在东源“百千万工程”人才干部培训基地举行。

2025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为了更直观、更立体地展现“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标志性成果,让成果更加广泛惠及群众,河源首次提出在全市实施“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

今年4月,河源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印发《河源市“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集中力量、集聚要素,在全市打造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下称“示范带”),通过系统化培育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千名创客,吸引各类人才投身示范带建设,推动示范带内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形成“点上出品、线上出彩、面上出新”的良好局面。

12条示范带覆盖收益人口60.9万

据介绍,“十带”即在全市选取基础好、特色足、人口多的12条示范带重点打造(每个县2条,每个区1条),共涉及21个乡镇、107个村(居),包含典型镇15个(含第三批拟培育)、典型村95个。总长度252公里、覆盖收益人口60.9万,共谋划228个项目、总投资额29.15亿元。

“百坊”即在示范带中策划布局超过一百个“创客工坊”,包括但不限于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农耕文化传承、智慧休闲农业、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与推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现代乡村服务业等。

“千创客”是围绕示范带“百坊”产业项目,开展千名创客培育,并举办创客大赛,选出一批创客落户运营示范带产业项目。通过“十带”串联起典型镇村、特色产业、标志景观、服务平台等关键节点;通过“百坊”由表及里,丰富示范带产业内涵;通过“千创客”注入乡村产业运营的火热业态,真正形成“点上出品、线上出彩、面上出新”连线成片示范带动的良好局面。

培养一批乡村振兴创业人才

《方案》提出,结合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围绕创客空间、创客政策、创客生态、创客招引等方面,同步开展“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培育行动以“训、赛、进”作为三大抓手。“训”即开展创客培训活动,培育一批创业人才;“赛”即举办创客大赛筛选出一批优质创业项目;“进”即指导、孵化创客,推动创客项目落户进驻乡村振兴示范带。培育行动锚定“训、赛、进”三大抓手,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的专项培育方式,培养一批具有新业态管理、数字化营销、内容运营等综合经营能力的乡村振兴人才群体,形成“万千创客汇河源”的良好局面。

据悉,培育行动将基于示范带创客培育平台挖掘的人才和项目资源,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帮助创客了解河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及规划概况,掌握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推出一批具有河源特色且与示范带相契合的创业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和成功率,同时为创客大赛储备优质项目和人才。

本次培育行动精心设计了“理论课堂+实地考察+项目孵化”三位一体课程体系,为创客打造成长“加速器”。一方面,开设线上班,特别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浙江“千万工程”实践导师等人士授课。另一方面,设置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乡村经营管理、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与建设情况介绍、创业项目策划与管理、电商管理、新媒体运营等课程,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另外,培训班还将组织创客实地走访全市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让创客切身感受示范带的规划与建设情况,为创客的项目落地示范带提供直观感受和参考。

筛选一批优质项目在示范带内落地实施

据悉,大赛分为初赛、赛前辅导、决赛三个阶段。在创客大赛中,将充分利用创客培育平台和培训活动的成果,通过比赛形式筛选出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和市场潜力的优质项目,进一步激发创客的创新活力,推动项目在示范带内落地实施,助力示范带建设。创客大赛设置一等奖3名(奖金3万元)、二奖5名(奖金2万元)、三等奖12名(奖金1万元),获奖人员将获得创业资助金,孵化场地保障、创业融资支持、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大赛优质项目将被推荐入驻各示范带,享受“创业导师+政策扶持+市场对接”的全周期服务——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一对一精准指导,帮助创客规避创业潜在风险、明晰发展路径。此外,各县区、各部门的政策扶持,将为创客的项目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为参赛者构筑起全方位发展的桥梁。

河源市委常委、秘书长孔德胜;河源市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会百千万工程研究院院长林荣斌;团市委书记钟广鹏;河源市农商行系统党委书记、河源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舒良清;市委宣传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以及全市千余名创客线上线下参加培训和活动。

文/图:南方+记者 黄敏立 

通讯员 陈殷 黄华方

编辑 张会玲 牛攀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