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广东省2025年全民营养周主题宣传活动暨“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塔南广场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来自医学、教育、体育、企业、军队、媒体等各领域的代表与小学生、粤菜师傅、十五运会志愿者一起宣读倡议书,号召全省居民一起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迎全运、控体重。
启动仪式现场
本届活动创新融合“体重管理年”与第十五届全运会元素,首次实现饮食健康与体育运动联动宣传。活动现场设置三大特色板块:惠民义诊服务、AI健康管理展示和特色产品展示,吸引了许多市民现场互动。
活动现场
全民共同行动 践行“吃动平衡”新理念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利群强调,营养不仅是健康问题,还事关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要传承岭南饮食文化健康内核,积极倡导健康饮食理念,引导群众选择营养均衡的食品,推动食品产业向营养与健康转型升级。
目前全球肥胖问题较为突出,而“吃动平衡”是解决肥胖问题的重要途径。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朱惠莲介绍,岭南膳食模式具有独特的饮食结构,主要特点是食材广博,蔬果占比高,饮食清鲜,少盐少油,多蒸煮快炒,少煎炸腌制……这种饮食模式有利于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同时对维护健康体重具有积极的作用。朱惠莲建议市民可以在家里常备体重秤,通过监测体重来检测吃动平衡的效果,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营养健康和体重管理负有重要责任。“吃得好、运动好、睡得好,学生的学习才能好。”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介绍,中学生由于营养健康意识比较薄弱,容易片面地追求美味可口而忽视了饮食的营养均衡。为此,学校饭堂应当精心做好营养搭配的餐食,确保学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保证学生每天有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充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现代年轻人普遍面临亚健康困扰,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裁许晓东形象地将健康的职场环境比喻为“阳光、雨露、土壤”,企业应让员工在公司“想吃得健康有选择、想锻炼有场所、想坚持有动力。”许晓东认为,对于上班族,保持健康的关键在于要有决心和坚持的毅力。早晨可以利用上班前早起1小时的时间进行空腹有氧运动,上班时间勿久坐,抽空起来走动、做拉伸扭胯,下班后也要抽空锻炼,更好地预防亚健康疾病。
倡导健康的运动理念,应避免急功近利。暨南大学体育老师、世少赛男子100米冠军莫有雪从运动员的角度提醒广大群众,在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动作规范,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激活身体各部位肌肉。运动过程中,动作要正确,发力和姿势要规范,由低强度向高强度循序渐进,避免因运动不当而对肌肉造成拉伤。莫有雪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强度,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走出营养误区 健康饮食新选择
人们常常觉得“健康的食物大多不美味”,中国烹饪大师、粤菜十大名厨徐嘉乐则认为,进食应讲究每一口的感受。“多数所谓的美味是指有刺激感的口味,如麻辣、酸辣,这些口感会让血液循环加速产生兴奋。”徐嘉乐认为,健康饮食就是要控制好热量摄入,每顿饭需要摄入多种食物,但每个品种都要适量不偏食。同时,要注意口味的平衡,浓郁和清淡口味需要适量搭配,避免身体负担过重。
随着公众营养健康意识的提升,一些打着养生旗号的“伪科学”养生法和“伪健康”食品逐渐流行。“0卡糖”食品真的不含糖?“液断”减肥法能快速减肥?“羽衣甘蓝”纤体饮真的能打造完美身形?在活动现场,市民常见的营养误区和饮食问题都能在义诊咨询区找到答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夏燕琼建议,成人每天最好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不建议用果汁代替水果,在榨汁过程中水果富含的大量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素会被破坏。市面上的“羽衣甘蓝”等健康饮品,虽然标榜健康,某些营养素或植物化学物较多,但无法满足所有健康需求。“液断”减肥法同样只能带来短期的减重效果,长此以往,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密度无法跟上,得不偿失。
“人体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需控制在50克以下,不超过25克较理想。”在零食的选购方面,夏燕琼提醒广大家长,0卡糖不一定就是无糖,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加餐零食时,要注意食品外包装的营养成分表,最好以奶类、水果类、原味坚果为主,含糖饮料可选择无添加酸奶。
全省联动 引领湾区健康新潮流
据悉,在全民营养周期间,全省60余家医院联合还将开展百场义诊进基层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体测、慢性病筛查;83家医院营养门诊联动推出“减脂挑战赛”。
省卫生健康委还联合媒体开展“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主题征文活动、营养健康场所建设优秀案例等活动。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科普活动全面铺开,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超市、进餐厅等“五进”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知识需求。广州塔、珠江夜游游船等地标建筑也将开启全民营养周主题灯光秀,让“吃动平衡”理念点亮湾区夜空。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曾卓琳
通讯员 粤卫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