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广东省庆祝 “五一” 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日前在广州举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职大”)电信学院教师王贤辰荣获 “广东省劳动模范” 称号,成为深职大首位获此殊荣的教师。
从教 16 年来,王贤辰在职业教育领域锐意创新 ,积极推进产业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创新 “赛教融合” 培养体系,践行 “科研育人” 理念,为培育支撑中国制造的高技能人才倾注心血、贡献力量。
深职大电信学院教师王贤辰荣获 “广东省劳动模范” 称号。
深职大电信学院教师王贤辰荣获 “广东省劳动模范” 称号。
从产业一线到三尺讲台:
以 “真战场” 锻造 “真技能”
王贤辰的职教之路,始于 2005 年。彼时,怀揣科技报国之志的他投身华为研发中心。在华为,一次技术攻关经历令他对技能的价值有了深刻领悟:业务软件平台联调时,实验室测试一切正常,但在实际网络中却频繁出现数据丢包问题。当团队陷入僵局时,一位资深工程师凭借自制的网络质量分析仪精准定位问题,原来是电磁干扰下超五类线信号反射所致。这段经历让王贤辰明白,真正的技能必须经得起复杂现实的考验。
也正因如此,转任深职大教师后,他始终秉持 “把课堂建在产业现场” 的育人准则,坚持用真实场景和问题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能力。
王贤辰在为学生上实训课。
王贤辰在为学生上实训课。
产教融合新范式:
为国家战略锻造 “鸿蒙先锋”
面对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人才短缺的现状,王贤辰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开创了 “产业链 - 教育链 - 创新链” 三链融合的育人模式。
作为深职大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主任,他携手华为、中软国际共建工信部移动操作系统(鸿蒙)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并打造全国首个 “鸿蒙精英班”。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工程师驻校授课以及学生参与鸿蒙开源社区开发等创新举措,短短五年间,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了 600 余名高技能人才。
王贤辰培养的学生中,30 余人获得世界 500 强企业认证证书,其所在的专业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榜首,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中的关键作用。
王贤辰在指导学生。
王贤辰在指导学生。
赛教融合育匠才:
让技能之火照亮青春梦想
在王贤辰看来,赛场是检验技能的最佳试金石。为此,他构建了 “课程 - 集训 - 竞赛” 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四次夺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十余人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这些获奖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也十分耀眼,有的成为智能家居企业鸿蒙项目技术总监,有的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一系列成绩生动地诠释了 “技能是青年人改变命运的金钥匙” 这一职教理念,激励着更多学子投身技能学习,用技能点亮人生。
科研反哺育新人:
以创新火种点燃产业未来
科研与育人,在王贤辰这里实现了完美融合。秉持 “科研育人” 理念,他主持了 3 项国家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研发的风光互补系统荣获省科技进步奖。8 项发明专利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还转化为《鸿蒙智能硬件开发》等课程的经典案例。
王贤辰科研工作日常。
王贤辰科研工作日常。
在带领学生参与太阳能市电互补项目研发时,他常教导学生:创新不应局限于实验室,而要切实为社会创造价值。在这种 “研中学、学中创” 的模式下,职教学子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崭露头角。
作为深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王贤辰始终牢记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他面向退役军人、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开发了 “鸿蒙智能硬件” 等 10 余门定制课程,累计培训超万人次。有位外卖小哥通过学习智能硬件开发,成功转型为物联网工程师,这样的故事坚定了他的信念:职业教育应成为社会人才流动的重要阶梯,助力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
对于此次获评 “广东省劳动模范” 称号,王贤辰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更是对学校全体师生投身职教改革的肯定、是对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集体认可。“面对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挑战,职业教育必须为国家培养更多 ‘能工巧匠’”王贤辰称未来,自己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孙颖
通讯员 陈家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