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背景下,广交会助力跨境电商企业开拓新赛道

山海观 2025-05-04 09:16

“五一”假期,第137届广交会临近尾声,广州琶洲展馆内仍是人头攒动,近1.2万家孕婴童、服饰、文具、食品、宠物用品、健康休闲等领域的参展企业,带着创意新品火热对接国内外客商。

汕头市澄海区山姆玩具实业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总经理戴春阳和销售人员忙碌地与客户交流。“我们这次专门把一些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接触的客户邀请到广交会上来,与这些‘老朋友’在线下洽谈业务。”戴春阳告诉记者,过去山姆玩具主要依托跨境平台开展业务,线上销售比例一度占到六七成,如今正在同步加强线下布局。

5月2日起,美国正式终止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展会上,不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关税战背景下,更应采取线下线上联动的方式,更好应对挑战。戴春阳说,此次参加广交会,公司仍然收到了不少美国客户的新订单。

137届广交会即将闭幕,但全球贸易的“商路”不会停歇。

从“卖产品”到“卖美学”

今年以来,美国接连发布的加征关税政策,在跨境电商行业也引发了波动:

2月1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0%关税,并取消对中国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2月7日又暂时恢复该政策。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自美东时间5月2日起,正式终止中国大陆与香港商品享有的“800美元免税包裹待遇”。

这意味着过往享受免税且快速通关的跨境电商小额直邮商品,成本将大幅增加。

对粤企而言影响如何?记者在广交会采访了几家参展企业。深圳市比赛得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跨境电商占他们年出口额的1/5以上,他们每年有超过2000万元的产品在美国亚马逊平台出售,目前暂未受到免税政策取消影响,“客户下订单依然络绎不绝,但运费略有上涨”。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戴春阳说,目前他们发货主要通过FBA仓(亚马逊物流),到达出口国后再分发到消费者手上,所以受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的影响较小。他告诉记者,公司计划多元化布局推广渠道,参加线下展会开拓东南亚、中东、南美地区等市场的同时,加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线上推广,继续在跨境电商领域发力,探寻新的商机。

应对新形势,有商家将目光投向其他海外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寻找新的增长点;还有商家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价格压力,期望凭借产品的独特设计和高品质,在价格提高的情况下,依然能吸引美国消费者。

从“卖产品”到“卖美学”,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松发陶瓷”)在广交会上展出了包括餐具、茶具、水杯在内的多款精品系列,花面设计新颖独特,融合文化气质与国际化审美,向全球客商展示“中国瓷都・潮州”的创新实力。

“欧美市场占我们海外业务的主要份额,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确实带来了经营压力。”松发陶瓷品牌部经理陈燕玲坦言,面对新形势,部分美国客户是合作多年的大品牌,对新品上架时间有明确规划,会继续选择坚定合作,而部分订单生产临近出货的则会选择先放缓。

亿邦智库首席分析师武天翔指出,全球化品牌正通过独立站、第三方平台、B2B、社交网络及零售实体等多种线上线下渠道布局,实现全渠道整合、全场景覆盖及全触点渗透。

“跨境电商不仅是传统外贸的补充,更是品牌国际化的机遇。”陈燕玲介绍,松发陶瓷在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平台也推出了自主品牌,通过对市场分析,精准筛选适合海外家庭需求的产品,比如餐盘、沙拉碗、马克杯、保鲜碗等,已成功吸引了不少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新技术赋能 产业带加持

“中国第一展”举办期间,全球客商云集,如何接住这股“泼天的流量”?

各地政府与企业携手,借助广交会东风举办展会和推介活动,吸引外部资源的同时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建立紧密联系,促进地方特色产品扬帆出海。

入选“广东省十大跨境电商产业带试点”的湛江廉江,在琶洲借势举行廉江家电春季博览会。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廉江小家电产业带授牌仪式上,廉江家电产业跨境电商联盟和廉江家电产业跨境电商赋能中心揭牌成立。

在中心展区,一个AI直播卖家电的直播间成为客商瞩目的焦点。直播展示屏上,没有主播对着镜头讲解产品,没有助播在旁大声附和,只有工作人员用双手不断展示家电产品,直播间的产品讲解则由AI实时生成

“搭载DeepSeek智能助手的AI直播系统还能生成直播后的数据,直观展示直播效果,方便我们及时调整直播内容。”下播后,润橙直播基地总经理钟景和“捣鼓”几下直播系统,直播数据立刻显现在电脑屏幕上。据钟景和介绍,公司将DeepSeek接入自身研发的直播系统中,经过多次设置、调整,目前AI直播系统能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生成家电销售话术,实时解答直播间消费者的疑问,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前几日,广东省商务厅在广交会上举办现代轻工纺织产业招商推介活动,普宁市服装纺织协会执行秘书长罗晓虹进行了推介,“通过广交会搭建起普宁企业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让普宁服装走出普宁、走向世界”。

在普宁纺织服装和电子商务的相互促进下,电子商务崛起为普宁第二个千亿产业,产值达1210亿元,其中纺织服装产品占70%。目前,普宁拥有4个服装专业市场,每年带来130亿元的营业额;全市建成3个电商园区,其中广东名鼠跨境电商创意产业园被列为市重点建设项目。

“2024年普宁跨境电商出口额5300多万元,主要面向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发展势头迅猛。”罗晓虹说,当前普宁正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积极培育本土跨境电商龙头企业,通过加快建设普宁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完善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还是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提高议价能力,历经风浪的广东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始终坚持“以变应变”,奋力开辟海外市场新赛道。

采写:南方+记者 魏钰 宾红霞 张俊 余丹 纪金娜 林捷勇 许筱倩 陈思亮 吴哲

图片:纪金娜 许筱倩 受访者供图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