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正在加速靠近他的“湾区兄弟”。
就在不久前(6月22日至24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率领的代表团先后访问了6个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深圳、惠州、东莞、广州、肇庆和佛山。
早前,岑浩辉已分别在今年2月和4月访问了香港和毗邻的珠中江三市。
至此,岑浩辉实现了大湾区9+1城市的遍访,此时距其履任特首恰逢半年。
就职后首访广东
其实,这一动向在岑浩辉履新之初就已显现。
去年12月24日,在宣誓就职后的第四天,岑浩辉的首次外访就来到广东,与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进行了面对面会谈。详情>>
在那次会晤中,岑浩辉如是解释首访广东的初衷:“正式就任行政长官后,首先选择来到广州拜访广东省领导,在衷心表达谢意、体现兄弟情谊之同时,亦期望粤方继续大力支持特区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共同携手加快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建设。”
关键词很鲜明:大湾区与横琴。
这在岑浩辉今年4月发表的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独立章节阐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更是首次单独成章。
尤其是后者,岑浩辉在报告中将“高质量实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二阶段发展目标”作为重大任务。
根据中央发布的横琴方案,第二阶段目标指的是到2029年澳门回归祖国30周年时,合作区与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确立,以及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等等。
今年是迈向第二阶段目标的开局年。为此,澳门特区政府专门设立“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从政策、法律、人员及资源投放等层面加大对合作区的支持力度。
而要把粤澳共商共管共享的横琴建设好,协同珠海、广东乃至整个粤港澳三地形成合力,则至关重要。
岑浩辉在珠海考察一家半导体科技公司。
岑浩辉在珠海考察一家半导体科技公司。
产业合作重点:中医药与会展业
岑浩辉这几轮出访很紧凑:其中4月的出访2天走了3个地市,6月的出访3天走了6个地市。
尽管时间紧,但议题依然丰富。
有当下紧迫紧要的,比如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今年粤港澳重要的共同使命。在广州会谈时,岑浩辉便提议要“共同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筹备工作,相互借鉴运行测试的成功经验,全力打造一场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精彩运动会。”
也有需要久久为功努力攻克的课题。
比如产业合作。围绕做大澳门的“四新”产业(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岑浩辉提出了多项深化合作的建议。
其中,中医药谈得最多。岑浩辉在肇庆、佛山、中山等中医药文化或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访问时,都重点谈及中医药,合作方向包括产学研联动和平台项目的对接。在中山期间,岑浩辉更是直截了当建议双方可探讨共建“澳药粤产”协作示范基地。
另一个合作重点是澳门老牌的优势产业——会展业。在今年初粤澳双方主要领导的会谈中,便有谈及“研究共同举办高级别国际性展销展览和体育赛事”。
在深圳访问期间,岑浩辉进一步建议深澳加强文旅会展的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探索更多“一展两地”项目。
这个“一展两地”的构想已经落地。根据公开信息,由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首届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将于12月4日—6日在澳门珠海两地同时举办。
正是“一展两地”,使该展会具备独特优势:充分利用横琴分线管理等特殊政策,参展设备可以享受长达3年的保税展示期,跨境展品则能实现“一次查验、双城通行”的便利。
高频词:中葡平台与“一程多站”
在岑浩辉与大湾区内地九市主官的会谈中,有一组词很高频:中葡平台与“一程多站”。
中葡平台指的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是国家赋予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中的“一平台”。
与东莞、佛山、珠海市领导的会谈中,岑浩辉建议对方善用澳门的中葡平台,更好推广当地产品,携手开拓葡语市场。
在今年施政报告中,岑浩辉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展示馆”功能,将澳门打造成为葡语国家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首发地”。
打造“一程多站”路线,则意在吸引外国旅客到访澳门之余,同时导引至大湾区乃至内地其他省市游览。
这也与中央赋予澳门的“一中心”——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紧密关联。
因此,在惠州、肇庆、中山访问期间,岑浩辉都倡议联合开发推介“一程多站”精品路线,促进彼此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这两者,皆是以澳门之所长,赋能大湾区发展,又进一步反哺澳门。
文字/制图 南方+记者 骆骁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