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倒计时!这条高铁如何打通粤西发展版图的“任督二脉”?

N视频 2025-07-03 12:55

清晨在广州泮塘吃马蹄糕,晌午就能踩着湛江金沙湾的浪花剥生蚝;鲜摘的茂名荔枝实现“朝摘夕至”广深超市;一个小时内就能从佛山现场验货出口欧洲的阳江剪刀——从广州到湛江,7座城市,401公里的距离,即将被两根钢轨以350公里的时速串联。

近日,广湛高铁始发车站湛江北站完成挂牌。截至2025年6月,湛江北站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2025年12月底竣工并与广湛高铁主线同步投用‌。

随着广湛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粤西大地即将迎来交通版图的革命性升级。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的高速铁路,广湛高铁仅将粤西地区纳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更将重塑粤西乃至整个广东的发展格局,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硬核技术:

不仅“跑得快”,还坐拥多个全国“第一”

“里程史上最长”“投资体量最大”“工程技术最复杂”……2019年9月30日,广湛高铁正式开工建设,设计时速350公里。在开通运行后,广州中心城区到云浮新兴仅需37分钟,到阳江中心城区60分钟,到茂名南站70分钟左右。这条高铁线路不仅将广州、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7座城市紧密串联,还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与湛江中心城区90分钟互达。而这条粤西交通的“超级动脉”,不仅“跑”得快,还拥有多个全国、全球“第一”。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核心工程,广湛高铁全长401公里,为广东里程史上最长的高铁线路。在通车后,湛江北站将与徐闻港联动,构建“高铁+轮渡”跨海通道。其次,广湛高铁为广东省自主投资最大的铁路项目,总投资998亿元,带动沿线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预计每年将为粤西带来超100亿元经济效益。

里程与投资体量之外,硬核的工程技术,也是广湛高铁的值得一提的亮点。在湛江湾的海面之下,正有一条“海底长城”静卧波涛,它是目前国内建成隧道中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大直径穿海高铁盾构隧道——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据政府公开资料显示,隧道全长9640米,其中盾构段7551米,开挖直径14.33米,连续穿越2500米的海域段、5051米的陆域段,广湛高铁将在这里实现“穿海越城”。隧道的修建还以毫米级的精准,有效保留了湛江湾现有城市天际线,减少对航道通行的影响,有效规避了台风对高铁运营安全的影响。

在佛山母亲河的上空,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横跨两岸。据公开资料显示,佛山特大桥全长15.652公里,集斜拉桥、系杆拱桥、转体连续梁、钢混刚构桥等多种结构于一体,被誉为“桥梁小博物馆”。其中,跨东平水道斜拉桥主跨350米,是同类型桥梁中,目前世界最大跨度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钢-混混合梁斜拉桥;跨西江桥采用(109+2×200+109)米钢-混组合连续刚构,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钢-混混合连续刚构桥,来自这条轨道上的硬核技术正不断突破时空边界。

“双城生活”:

粤西居民重构生活圈最关注的是票价”

“到‘湛’的信号”即将响起,“说走就走”的旅程不再是奢望。37分钟、60分钟、70分钟、90分钟……数字背后,是数千万粤西百姓的生活半径重构。对粤西民众而言,广湛高铁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幸福之路”,令人期待。

“一半海水一半火山”的旅游胜地湛江硇洲岛,民宿老板们期待着2026年的春节假期——这将是广湛高铁开通后的第一个长假。硇洲岛“洪公馆”民宿的老板阿华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来到硇洲岛的客人以自驾游居多,在广湛高铁开通后,带来了第二种便利的出行方式,相信会有更多乘坐高铁的客人抵达,小岛也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阿华表示,愿意打折房费来迎接新客人,另一家民宿“海屿星辰”的老板小明则表示,正在量身定做“2-3日玩遍硇洲岛”的旅游攻略,提供给未来的高铁客人。目前,硇洲岛正在打造“海岛+”的复合型旅游体验,未来,在这里“快旅慢游”将成为现实。

在听说广湛高铁即将开通后,在广州白云区上学的湛江雷州人陈师本算了一笔账:以往回雷州探亲需5-6小时车程,前半程铁路,后半程陆路,一年仅能返乡4次;等年底的广湛高铁开通后,可以直接从白云区的广州站乘坐高铁,而不用再从白云到番禺的广州南站,周五放学就搭乘高铁,90分钟即可抵达湛江北站,所花费时近乎减半,实现“周末团圆自由”。在广湛高铁开通后,像他这样的“准高铁通勤族”在粤西也许会成为新现象。

“现在,我和家人最关注的就是票价了。”陈师本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如今,在网络平台上,网友们已经开始纷纷预测票价——“希望能有早晚班次的折扣票价,这样就算每周回家也不用考虑性价比。”陈师本说。

高铁开通后,对粤西居民来说,周末去享受湾区的文化资源也将变得十分便捷。居住在云浮市的黄洁告诉南都、N 视频记者,计划在高铁开通后,尽量每周带孩子乘高铁到广州、深圳的博物馆参观,参加科教活动。“37分钟车程比堵车时间还短,孩子们前往大湾区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拓宽视野也更加轻松。”黄洁表示,期待会有“高铁+博物馆”的套票文化旅行套票推出。

打开小红书,越来越多的帖子都在围绕“是否要回湛江工作”展开讨论。在湛江,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高铁新城已吸引大湾区无数高端人才的目光,“90分钟生活圈”也成为年轻人回乡就业的关键考量。居住在广州的90后创业者茜茜表示,在广湛高铁开通后,也许会考虑租金,将工作室迁至湛江:“仅60分钟的路程,通过高铁维系客户毫无压力”。

同城效应:

粤东粤西“远房兄弟”紧入怀长三角“黄金走廊”将贯通

从生活通勤到产业协同,这条纵贯401公里的“幸福之路”,不仅让“双城”真正成为一体两面的生活选择,也将以分秒为单位重塑粤西的地理经济。

华南城市研究院院长胡刚在接受南都、N视频采访时表示,广湛高铁这条即将贯通的“高铁大动脉”,将与广汕高铁构成“黄金十字”,首次将粤东粤西这对“远房兄弟”紧紧拥入大湾区怀抱。此外,广湛高铁的战略价值不仅限于省内联通。未来这条线路也将向西通过合湛铁路对接东盟,将通过梅州延伸至长三角,实现湛江钢铁基地与上海宝山的快速对接。湛江凭借深水良港优势,其石化、钢铁等基础工业将为大湾区乃至全国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原材料支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在沿线城市的蜕变中,佛山也许将是最耀眼的明星。“广湛高铁破天荒地将站址植入佛山城市中心,仅十几分钟的通勤时间,足以让‘广佛同城’从概念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胡刚表示。而茂名、阳江等沿海城市,也将借力深茂高铁的“并轨效应”,迎来属于自己的“蓝色机遇”。

那么,广湛高铁的开通带来的高铁虹吸效应是否会加剧粤西人才外流?胡刚表示,流动是双向的。人才流动如同候鸟迁徙,关键是要打造温暖的“巢穴”。高铁站点的设置将重构城市空间格局,站点周边需要完善生活配套和特色产业布局,才能真正发挥枢纽经济的带动作用。胡刚教授认为随着大湾区产业向粤西转移,高素质人才也会随之流动。关键在于粤西城市要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对于茂名、湛江等节点城市,将依托高铁站点形成“站城一体”的开发模式,打造集商务、居住、商业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粤西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间的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流动将更加频繁。

作为广湛高铁现建始发车站,湛江北站枢纽为广湛高铁沿线粤西地区最大高铁站,是一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高铁新城片区依托湛江北站确立,将成为湛江四大重点片区之一。据统计,2024年湛江北站站房周边的配套工程及一体化工程完成投资2.94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超38亿元,这里将打造“总部经济+科创研发+枢纽会展”的产业体系,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国家三大战略区的产业服务高地和站产城融合发展区,能够大幅度地带动当地就业。一座座“高铁新城”正在崛起,产城融合的新发展格局将加速形成,推动粤西从“地理边缘”向“开放前沿”转变,胡刚表示。

高铁带来的是时空压缩,但发展需要的是内涵沉淀。胡刚表示,粤西各市在此节点上,更要把握高铁开通机遇,既要发展特色产业,又要注重城市建设,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柯晓明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刘红豆 实习生 陈林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