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岭南师范学院“扬帆”突击队开启为期一周的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调研活动,奔赴珠海市乾务镇网山村,盘活红色革命文化资源。
网山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一对黄氏兄弟携家带口来到这里安居、发展。后来,村里展开革命活动,抵御外敌,众多文化资源才得以保留。近年来,网山村盘活村中资源,带动当地集体经济的发展。
扬帆突击队在村中开展了一次深入调查的考察之旅。村落布局规整,村道干净整洁,东西城门与主干道串联祠堂、古屋,巷道保存完好,延续着活态居住形态。网山村正利用独特优势,积极开发旅游项目,将荒置房屋改造为民宿,村子里翻修过的“网山客栈”和“网山货栈”将会被重新启用。
而在网山村众多旅游资源中,迎阳门是其中一个重要历史遗迹。它坐落于网山村护村围墙的东门,建于清代晚期,历史韵味浓厚。迎阳门由青砖壁和夯土山墙建造而成,具有硬山顶、博古脊、琉璃瓦当、滴水等特征,反映了清代晚期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网山村还保存着武帝殿和黄氏公祠。武帝殿立在城门广场边,建于光绪十六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外表古朴,气势雄伟。庙门两侧屋檐雕梁画栋,左右上方各镂空雕刻两座石狮图纹,做工精湛,至今仍栩栩如生。
在村中碉楼,只见8米高的建筑被两处古民居半包围着,依稀能看见历史战争遗留下的一排排的弹孔。古民居内是当年的地下党支部旧址,房屋四周砌了一米多高的围墙,围墙内还栽有两棵大葵树,防止敌人刺探情报。
接下来,岭师学子将梳理村中旅游资源,将武帝殿的木雕艺术、装泥鱼民俗等特色资源串珠成链,为珠海网山村绘制红色文旅发展蓝图,以旅游路线设计激活古村活力。
南方+记者 林露
通讯员 张桂梅 古明奕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钟茵
校对 符如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