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WiFi满格,全靠这些“蘑菇” | 粤有料

广东发布 2025-07-04 08:02

你发现了吗

广州地铁站台的天花板上

长了好多白色的“蘑菇”

不信到时候抬头看

这里↓↓

这里↓↓

还有这里↓↓

这种天花板上的白色“蘑菇”

到底是什么?

烟雾报警器还是捉虫器?

都不对!

它们是你在地铁里

刷视频、回消息、打游戏的

“救命恩菇”

它们的名字叫无线接入点

(Wireless Access Point,WAP)

可以理解成WiFi信号发射塔

它们将互联网的信号发射出来

让周围的手机、平板等无线设备

都能顺利连上网

除了地铁站台

商场里、办公楼里

都会有它们出现

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个“小蘑菇”

那还真不行

手机上网要靠“小蘑菇”开门

手机上网主要有

以下两种主要方式

01

蜂窝数据网络

比如通过4G/5G信号上网,这种方式靠信号基站组成的“网”与互联网进行数据通信。(网络的基站覆盖区域,形状上像六边形的蜂巢,所以叫“蜂窝”。)

你的手机内置了蜂窝调制解调器,走到哪儿,手机就像有雷达一样自动寻找并连上最近的蜂窝基站(Cell Tower),像接力赛一样让你边走边刷视频、发消息。

而手机里的SIM卡,就是手机在蜂窝网络里的“身份证”。有了它,手机才能连上运营商的蜂窝网络。

不管你看视频、刷朋友圈、看网页,产生的数据都会被打包,通过最近的基站送走。基站就像个超级中转站,把数据交给运营商的核心网络。

这个核心网络就是“宇宙级快递中心”,“咻”地一下把你的数据送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再把你要的东西(比如视频、网页)精准送回来。

02

无线局域网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WiFi,手机就像个小雷达,时刻扫描附近有没有Wi-Fi信号。

当你的手机连接上某个WiFi,负责发射信号的无线接入点(比如路由器或者“小蘑菇”),就会立刻启动一个“身份分配器”——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给连入设备上个“户口”,也就是我们说的IP地址。

有了IP地址,网络才知道你的“门牌号”,把信息往你那儿送。

而“小蘑菇”就会把你的上网请求通过它背后的有线网络(光纤、DSL等),先送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那里,再送进互联网大世界。同时,互联网给你的“回复”,也通过它传回你的手机。

“小蘑菇”就像是

你的手机和互联网之间

一个随开随用的高速传送门

所有数据都是通过它们进出

“小蘑菇”是信号救星

你肯定遇到过

手机拿进房间就连不上WiFi

地铁、高铁上信号忽强忽弱

这种情况为什么发生?

01

距离是硬伤

手机信号本质是电磁波,就像声音一样,离得越远信号强度越弱。在家也一样,离路由器越近,WiFi信号越满格。

02

被困“信号黑洞”

电梯厢就是个典型“信号黑洞”,它的金属壁把无线电波连吸带挡,让你的信号不翼而飞。同样地,高楼大厦厚厚的钢筋水泥墙也是“拦路虎”,信号难以穿透。两面墙的距离,是手机变成寻呼机的距离。

03

基站“接力掉棒”

坐地铁高铁飞速移动时,手机就像个接力棒,从一个基站到另一个信号更强的基站“手里”。这个过程本来很快很顺滑,但如果跑得太快,切换太频繁,中间就可能出现毫秒级的卡顿,像接力中途掉棒了,信号就会掉线或者卡住,你就只能对着“加载中……”干瞪眼。

虽然有这么多

阻碍丝滑上网的因素

但总有“英雄”来救场

天花板上那些不起眼的

无线接入点

与基站一起编织了

一张看不见的信号大网

让我们在飞驰的地铁里

随时在线,刷刷刷不停

所以,下次挤地铁

除了留意换乘站

也别忘了看看头顶那些“菇”勇者

它们正默默拯救网速

支撑着你我指尖上的精彩世界

下次发现信号满格时

心里默念一句

谢了,蘑菇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