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行业“内卷”严重?亿纬锂能:市场正回归理性竞争|活力中国调研行

作者 许宁宁;钟志辉;龙达洋 2025-06-27 18:54
00:53

电池行业“内卷”严重?亿纬锂能:市场正回归理性竞争|活力中国调研行

当前,光伏储能市场化、新能源汽车爆发及AI普及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和机遇。

6月27日,“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亿纬锂能,面对新的需求和环境,绿色能源如何与新的应用生态融合。

“我们正持续加码研发投入,特别是在高比能、长寿命、超快充、本质安全等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为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提供世界领先的解决方案。”亿纬锂能副总裁兼董秘江敏介绍。

与此同时,亿纬锂能还在积极构建全场景应用能力,其产品矩阵覆盖了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以及消费电池等全领域,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和绿色交通体系建设贡献一份力。

谈及如何看待锂电池行业当前的“内卷式”竞争,江敏表示,不认可“价格战”“内卷”。她认为,作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电池产品的价值不应被低估,更不应陷入低端消费品的价格竞争模式。

“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我们更注重提供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高性价比产品,并坚持基于产品价值进行合理定价,而非单纯比拼低价。”在江敏看来,行业此前的调整与出清只是阶段性现象,目前这一阶段已接近尾声,市场正回归理性竞争。

江敏表示,接下来,亿纬锂能将持续通过绿色制造和产业链协同,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碳目标。“在上周,我们还正式推出了全球锂电回收平台,该平台通过全球化布局、数字化溯源、开放化合作,构建了覆盖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洲等地30多个国家的回收网络,建立起从‘电池回收’到‘材料再生’的全价值链,让材料从‘电池中来’到‘电池中去’,实现可循环的生态闭环。”

算力的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的全球扩张以及未来更智能的自主系统应用,都在呼唤着更高能量密度、更稳定、更清洁、更能灵活部署的能源形式。

“AI时代呼唤致密能源。”亿纬锂能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瑞瑞向采访团解释,“致密能源”是相对于传统能源形式而言的概念,指在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能储存更高能量的能源形式或载体。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提升能量密度,解决设备续航、空间限制或重量敏感场景的能源供给问题。

赵瑞瑞透露,亿纬锂能将在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突破,推出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在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2.0产品。

“我们已经与国内的多家机器人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解决方案。”赵瑞瑞介绍,该公司的目标是在机器人有限的电池仓空间内,将现有1—1.5度电的容量提升至2—2.5度电,最终实现3度电的突破。这将使机器人的工作时间从目前的2小时延长至4小时,摆脱对有线充电的依赖,真正实现商业化自主运行。

在异形电池的定制化技术方面,固态电池更是大有可为。赵瑞瑞举例,以智能眼镜为例,未来可将电池嵌入镜框等任意空间,解决VR设备因高耗能必须拖带电源线的问题。

“固态电池技术因其无漏液风险、可塑性强的特点,为异形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产品需要什么形状,电池就能提供什么形状’的想象。”赵瑞瑞说。

采写:南方+记者 许宁宁

摄影:南方+记者 钟志辉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编辑 钟展锋 何雪峰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