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沙湾古镇:让非遗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番禺融媒 2025-06-25 19:59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浓烈氛围中,文化传承与创新再度成为焦点。番禺区沙湾古镇,这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光芒。作为广东省首个非遗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及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沙湾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样的非遗项目,成为岭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

丰富非遗资源,构筑岭南文化宝库

沙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州市首个且唯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除了拥有丰富的古祠堂、庙宇、楼塔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着璀璨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沙湾共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涵盖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级各个层面,包括:国家级的广东醒狮(沙湾),省级的沙湾飘色、番禺水色、广东音乐(沙湾何氏广东音乐)、广州砖雕、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等,这些非遗项目犹如一颗颗珍贵的宝石,共同构筑起岭南文化的宝库。

沙湾醒狮

沙湾的狮舞别具特色,它巧妙融合了民间武术与南派醒狮套路,动作刚劲有力、气势磅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狮舞在沙湾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每逢佳节庆典,舞狮表演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寓意着吉祥如意、驱邪避灾;沙湾飘色同样声名远扬,被誉为“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它巧妙地将戏剧人物、民间传说等元素与精湛的手工艺相结合,展现出南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风采,每逢重大节庆,色彩斑斓、制作精美的飘色巡游队伍便会穿梭在古镇的街巷,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驻足观赏;广东音乐是沙湾非遗的杰出代表,在这里诞生了“何氏三杰”,他们创作的《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名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韵味,成为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广东音乐以其清新明快、悠扬动听的风格,不仅在岭南地区广为流传,更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让人们领略到岭南音乐文化的魅力。

沙湾飘色

除了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外,沙湾还有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沙湾鲁班信俗、地水南音(平腔南音)、沙湾何氏姑嫂坟崇拜、番禺广式腊味制作技艺、蜜醋黑豆制作技艺、广式云吞面制作技艺、番禺广式陶器制作技艺、岭南青铜器铸造技艺、岭南盆景技艺、广府婚礼习俗和广州漆器髹饰技艺等市、区级非遗项目。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饮食、手工艺、民俗等多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沙湾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活化利用文物,打造非遗展示空间

为了让这些珍贵的非遗项目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沙湾街积极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的活化利用。众多古祠堂、庙宇等古建筑在保护的基础上,被巧妙地改造成非遗专题展示场所,融入古镇旅游景区。同时,新建的特色场馆也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

留耕堂作为沙湾古镇的核心建筑之一,不仅是沙湾何氏宗族的象征,如今也成为了展示沙湾宗祠文化和非遗项目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灰塑等传统工艺,感受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同时还能深入了解沙湾的历史文化和非遗传承脉络。

留耕堂是岭南艺术宝库

三稔厅则因广东音乐“何氏三杰”常在此雅集而闻名。如今,它已被打造为广东音乐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与广东音乐相关的乐器、曲谱、照片等珍贵文物,通过实物展示,生动地展现了广东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聆听经典的广东音乐曲目,与广东音乐传承人交流互动,亲身感受这一非遗项目的艺术感染力。

而何世良艺术馆作为古镇非遗展示的新地标,由砖雕大国工匠何世良创办,馆内珍藏着其多年创作的数百件砖雕艺术精品,从大型建筑装饰砖雕到精巧的室内摆件,全方位展示了沙湾砖雕“精雕细琢、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游客在此不仅能近距离欣赏砖雕技艺的精妙,还能通过馆内的互动体验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尝试简单的砖雕制作,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砖雕艺术

沙湾广东音乐馆则是一座集展示、演出、传承于一体的现代化场馆,通过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再现广东音乐的创作场景与发展历程。馆内定期举办广东音乐演奏会,邀请本地知名乐团及传承人登台献艺,让观众在悠扬的旋律中沉浸式感受沙湾作为广东音乐发源地的深厚底蕴,为这一非遗项目搭建起传播与传承的新平台。

沙湾广东音乐

此外,古镇内还有众多民居遗址、商业遗址等也得到了妥善保护和利用。一些传统民居经过修缮改造,成为了非遗工作室、手工艺品店或民俗文化体验点,游客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手工艺品,参与非遗体验活动,如制作沙湾姜埋奶、学习砖雕技艺等,亲身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完善传承体系,推动非遗持续发展

沙湾街深知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一直致力于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一方面,积极挖掘更多有价值的非遗线索,鼓励民间艺人申报非遗项目,开展逐级申报工作,不断丰富沙湾的非遗名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在沙湾被发现和挖掘,为古镇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大力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通过举办非遗培训班、技艺交流活动等方式,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和传承能力。同时,积极为非遗传承人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他们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更多的非遗接班人。许多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开展非遗讲座、培训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传承非遗。

在学校教育方面,沙湾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将非遗课程纳入学校教学体系。通过开设广东音乐、飘色、砖雕等兴趣班,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为学生们传授非遗技艺,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这一举措不仅为非遗传承培养了后备人才,也让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砖雕大国工匠何世良开展非遗项目讲座

融合多元业态,激发古镇全新活力

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沙湾古镇积极推动非遗与文化旅游、休闲、特色商业等多元业态的融合发展。如今的沙湾古镇,不仅是一个展示非遗文化的窗口,更是一个集旅游、休闲、购物、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

在古镇的安宁街、大巷涌路等核心街区,传统岭南建筑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街道两旁,各类非遗店铺琳琅满目,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精美的砖雕工艺品、广东音乐唱片、特色手信等。同时,古镇还汇聚了众多美食店铺,沙湾姜埋奶、鸡丝酿芽菜、何柳堂炒直虾等传统美食吸引着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

制作沙湾姜埋奶

除了传统商业业态,古镇还积极引入休闲元素,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享受慢生活的空间。此外,古镇还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非遗主题展览、文艺演出、民俗节庆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中,“沙湾非遗古镇”正式揭牌,这为沙湾古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经过一年的发展,沙湾古镇散发出愈加迷人的风采。未来,沙湾将继续以非遗为核心,深入挖掘和弘扬岭南文化,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让古镇的每一项非遗都焕发出新的活力,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遗聚集区标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何洋 谢展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