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泥成金、变废为宝!肇庆四会“无废县”建设催生绿色动能

作者 刘舜欣 2025-08-28 07:00

在肇庆四会市,一场关于固体废物“变废为宝”的绿色革新正稳步推进,为生态环保事业注入绿色动能。

含铜污泥经技术升级可同时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双重目标,成功回收其中的铜镍等有价金属;铝灰经无害化处置竟变成陶瓷、水泥的生产原料……作为生态环保的重要领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近年来持续受到关注。

在肇庆市“无废城市”建设浪潮中,肇庆四会市积极推动“无废县”建设,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县域“无废城市”模式,走出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更为美丽肇庆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四会乡村航拍。四会发布 供图

四会乡村航拍。四会发布 供图

机制引领

绘就“无废县”施工蓝图

自2024年入围广东省“无废县区-无废镇街-无废乡村”示范体系建设以来,四会市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融合,结合固体废物产生、收集、处置、利用等环节,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并印发《四会市“无废县”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5年)》,构建四会市“无废县”建设指标体系。

四会市还成立了“无废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班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组织协调机制,并制定“无废城市”建设推进计划,采取“线上调度+线下评估+专家帮扶”模式。

在不断完善固废管理制度体系上,四会市印发了《四会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等文件,在《四会市“无废县”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5年)》等文件中,明确固体废物清单及管理责任清单,全面推进污染防治。

“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四会分局持续为企业提供指导帮扶,通过优惠政策、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开放固体废物处置范围等方式,让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四会‘无废县’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

“点泥成金”

企业实践打造固废利用绿色样板

走进位于四会市罗源镇的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资源循环,生生不息”的标语,正诠释了该企业“变废为宝”的创新实践。

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会市罗源镇。南方+ 刘舜欣 摄

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会市罗源镇。南方+ 刘舜欣 摄

“我们专注于危险废物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深度资源化利用,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与设备,经火法、湿法等工序处理,将废物中多种有价金属提炼成相关产品,其中,主金属铜最终可制得纯度达99.95%的电解铜,既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又实现了有价金属的资源化利用。”飞南资源现场负责人俞挺告诉南方+记者。

飞南资源环境教育基地入选广东省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南方+ 刘舜欣 摄

飞南资源环境教育基地入选广东省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南方+ 刘舜欣 摄

四会是肇庆市和广东省重要铝型材加工地。除含铜污泥外,铝灰是其工业企业产生的主要废物之一。

“无废”有难题,企业有妙招。肇庆正南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正通过铝灰渣资源化利用,成为助力四会绿色发展的又一注脚。肇庆正南新材料投资建设了年产3万吨铝灰渣资源化利用项目,目前第一期1.5万吨/年项目已投产。

肇庆正南新材料投资建设了年产3万吨铝灰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南方+ 刘舜欣 摄

肇庆正南新材料投资建设了年产3万吨铝灰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南方+ 刘舜欣 摄

“企业自主研发的窑炉设备和处置工艺,是‘变废为宝’的重要一环,我们采用火法工艺,利用铝灰渣作为原料,让铝灰在1600多度的窑炉中充分融熔反应,最终产出预熔型铝酸钙产品,让原为废物的铝灰渣重新用于钢铁、陶瓷、水泥等生产。”正南新材料负责人黄燕能介绍。

肇庆正南新材料自主研发窑炉设备和处置工艺,实现铝灰“变废为宝”。南方+ 刘舜欣 摄

肇庆正南新材料自主研发窑炉设备和处置工艺,实现铝灰“变废为宝”。南方+ 刘舜欣 摄

作为四会龙头企业之一的金田铜业,则通过自主研发“大吨位电炉熔炼-潜液转流”技术,及引进先进加工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将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循环再利用,实现零排放。

“企业对生产工艺废料及可回收再利用的固体废物,落实再分类、再处置,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机制,达到减量化、无害化目标。”金田铜业相关负责人刘芝君表示。

金田铜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零排放目标。南方+ 刘舜欣 摄

金田铜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零排放目标。南方+ 刘舜欣 摄

目前,四会共有飞南资源、大正铝业等5家企业获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称号,并形成了“铝灰绿色生态加工及资源化利用”辉煌模式、铝灰渣资源化利用正南新模式等多种领先的固废处理模式。

工业立市

四会打出“绿色发展”组合拳

四会市坚持工业立市,当好肇庆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主力军。为抓好工业领域的固废循环利用,四会市打出一套“绿色发展”的组合拳。

四会坚持推进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向创新链高端转型、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布局高附加值、低消耗、低碳排放的重大产业项目,并深入实施“立柱工程”,培育具有四会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高附加值新业态。

四会市江谷精细化工园区。廖文奕 摄

四会市江谷精细化工园区。廖文奕 摄

在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上,四会持续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等行业实施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共推动天阔水务、绿富域等多家企业通过自愿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提升四会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水平。

此外,不断加强企业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实现危险废物从产生到转移出厂全过程监管。同时,对全市固体废物堆场开展专项排查,结合排查结果制定问题清单及整改方案,推进各类固体废物堆存整治。

协同发展

构建“无废县”建设生态全链条

除工业领域外,四会市“无废县”建设的理念也延伸至农业、生活、建筑等多领域,构建起“无废县”建设生态全链条。

在农业领域,四会贯彻渔业绿色发展理念,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进智慧渔场数字化养殖,实施2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

四会市大力推进美丽渔场项目建设。四会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四会市大力推进美丽渔场项目建设。四会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在生活领域,四会逐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目前,四会市“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任务已建设完成。

“目前,四会全市所有自然村均设立生活垃圾收集点,全面实施‘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模式。”肇庆市环境局四会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1月至11月,四会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下一步将推动四会市绿色分拣中心建设,打通再生资源回收‘最后一公里’。”市环境局四会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会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相关控制室。四会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供图

四会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相关控制室。四会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供图

肇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肇庆市将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以四会‘无废县’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固体废物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并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中,为肇庆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南方+记者 刘舜欣

通讯员 陈少金 陈杰生 王一彤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