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平安大走访”,珠海金湾600+难题秒接速报

作者 林郁鸿;关铭荣;文秋仪 2025-08-12 14:42
03:08

干部“平安大走访”,珠海金湾600+难题秒接速报

盛夏的午后,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木头冲村,港澳游客漫步在错落有致的石屋间,传来一片欢声笑语。放眼望去,“海岛日记”沙滩营地、四方石陶艺文创园和一栋栋青砖红木骑楼民宿,层层叠叠,塑造出一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

游人在木头冲村公园里漫步,非常惬意。资料图

游人在木头冲村公园里漫步,非常惬意。资料图

“以前反映问题可能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干部主动上门,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村民关先生说。不久前,他向夜访干部反映的雨水渠隔网破损问题,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施工修复。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珠海发动全市上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走好群众路线,持续推进“香山夜访”,下大力气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让学习教育成果造福于民。

干部夜访解民生难题

木头冲村三面环山、背山面海。河涌与大海相连,涨潮时,常有海上漂浮的枯木冲入河涌,村名由此而来。

木头冲村。资料图

木头冲村。资料图

由于道路不通、位置偏僻,下雨出门“一脚泥”。许多年前,当地曾经流传着一句“有女莫嫁木头冲”的俗语。

现如今,这里正成为游客寻觅“诗和远方”的网红村。当地党员干部汇聚民意民智,组建“兴村公司”,国企、民企、村企“三企联动”,整合闲置石头屋,打造“爆款”文旅产品,村民在共建过程中转型为“股东、东道主、合伙人”。

雨水渠隔网快速修复背后,是珠海金湾创新构建的群众诉求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今年以来,金湾区深入开展“平安大走访”专项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利用晚间时段走村(社区)入户,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完善诉求分类处置及跟踪督办细则,形成“民声速应、难题速解、服务升级”的良性循环。

“以前赶公交要走二十分钟,遇上雨天更是麻烦,现在出门几分钟就能坐上车。”不久前,圣堂村村民向夜访干部提出公交站点迁移诉求,经过多部门现场办公、科学论证选址,原本距离村场约1公里的公交站,很快就迁移至仅离60米的新位置,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提问、答题、交办,全程面对面,不仅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更是开门搞教育、直面自身不足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珠海金湾通过“平安大走访”活动,形成“干部下沉走访-问题及时发现-矛盾就地化解”的工作模式,解决基层问题超600个。

服务管家围着企业转

从“企业追着政策跑”到“服务围着企业转”。前不久,在珠海市金湾区银企对接座谈会上,“湾融通”公共服务平台成为焦点。

这一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涵盖“金融通”“人才通”“海外通”“采购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多个功能模块,其中“金融通”模块通过整合政策与银行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抵押贷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对接服务。

“通过区政府搭建的平台,我们成功对接金融机构获得约8000万元融资,不仅解决了资金瓶颈,更为企业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林工(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企管总经理高运华说。

金湾区航空新城。资料图

金湾区航空新城。资料图

珠海市金湾区公证处给20余家企业配备“公证服务管家”,为企业提供打包式、全覆盖的专属公证法律服务。

“从以前至少5个工作日缩短至1天,这样的服务效率,让我们能更专注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得益于该公证处创新推出的“三减两提一优”服务模式,海雅美生物技术(珠海)有限公司上午提交的涉外公证申请,下午就拿到了公证文书,为企业出海按下“快进键”。

“接下来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把群众和企业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干部的‘履职清单’,让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正成为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和风向标,让改革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珠海市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林郁鸿 文秋仪

摄影/剪辑:南方+记者 关铭荣

设计:程子宜

统筹:卢轶 尚黎阳 吴志远

通联: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刘梓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