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巡查+取证+处罚+教育
潮州市湘桥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执法人员,最近在日常巡查中没少跑街巷。近日,他们发现兰花三街部分沿街店铺存在乱排污水、随意倾倒垃圾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些行为破坏市容环境,还让垃圾堆放点、污水滞留处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埋下公共健康隐患。
对此,执法人员现场拍照取证,逐一与涉事铺户负责人沟通。依据《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对铺户进行处罚的同时,着重教育引导,明确要求涉事铺户立即整改,消除卫生隐患。
此次执法行动并非个例。近期,湘桥区围绕市容环境整治与公共卫生防控重点,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动,将店铺乱堆乱排等影响市容与健康的违法违规行为列为整治核心,通过“巡查+取证+处罚+教育”举措,净化城市市容环境。
8月份以来,该局持续开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卫生防控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470人次,检查临街铺户226家次、菜市场3家,针对乱排污水、垃圾乱堆等乱象依法予以行政处罚21宗。
过程中,湘桥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解读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引导铺户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主动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形成“执法引导、商户配合”的共治氛围。
撰文:董志豪
潮安:镇镇结对 联防联控
“阿叔,门口积水要清理,蚊子最容易在这里繁殖”“阿姨,盆栽托盘的积水也要记得倒掉”……这样亲切的叮嘱近日在潮安区的大街小巷不时听见。全区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统一行动正全面展开,区直机关干部、村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迅速集结,重点攻坚清理古巷、金石、彩塘三镇共7个疫点村居环境,同步推进全区蚊媒孳生地清除工作,从源头阻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本次行动创新采用“一镇帮一镇”结对支援机制,突破传统单点消杀模式。沙溪镇支援金石镇、庵埠镇结对彩塘镇、江东镇帮扶龙湖镇、浮洋镇协助东凤镇,各结对镇派出专业消杀队伍,与受援镇队伍、第三方机构及卫生院人员协同作战,在疾控专家的科学指导下,构筑起联防联控网络。
同时,潮安区建立起“区级+镇级+第三方”三级专业队伍联动体系,实现全域覆盖消杀。区级派出30名骨干携带高效设备攻坚核心区域;6个结对镇分别选派4名消杀能手支援疫点村庄;第三方机构调集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针对下水道、绿化带等复杂区域实施精准施药。通过药物喷洒和滞留处理,有效杀灭成蚊,巩固环境整治成效。
潮安区还积极响应全市统一部署,紧急抽调200人组成环卫和消杀队伍,驰援湘桥区南春路等4个社区,投身“两热”防控专项行动。
南方+记者 纪金娜
通讯员 陈馥楠
饶平:精准管理+科学防控
“蓝标是‘已清理’、红标是‘未入户’,大家注意甄别,可别贴错了。”在饶平县黄冈镇核心区域入户核查中,镇村干部组成的“两热”防控专项行动小组分工合作,为每一户贴上“四色入户排查管理标识”。这是饶平县为防治“两热”所创新推出的“精准入户管理法”。
从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两热”防控指挥部,到强化“哨点”监测、实施定点收治,再到迅速在全县范围铺开爱国卫生统一行动……面对持续攀升的“两热”传播风险,饶平县干群动员、多方发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上饶镇借助无人机进行实时巡航,一旦发现屋顶积水立刻落实开展清理消杀工作。黄冈镇则采用“悬药灭蚊法”,将灭蚊颗粒封装于耐腐蚀无纺布袋中,通过棉绳悬挂于下水道渠口内侧,使药包自然垂入积水区域。该技术突破传统药物的速释局限,实现药物缓释长效控蚊,单包药效可稳定维持25天。与每日投药相比,这一方式节省了人力成本,显著降低药物流失率,即便遭遇暴雨冲刷,仍能保持防护效果。
此外,饶平县提升整合卫生专业力量,为“两热”的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饶平由县卫生健康局快速统筹成立县、镇、村(社区)三级消杀灭蚊专业队伍44支共790人,由疾控部门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系统化培训,内容涵盖蚊媒生态习性、药物配比规范、器械操作维护及个人安全防护等关键技能。
南方+记者 杨可 黄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