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柳岸、西江边,诞生了两座热爱足球的城市,一个是贵州榕江,一个是肇庆金利。
金利镇航拍图。陈彦成 摄
金利镇航拍图。陈彦成 摄
榕江因“村超”火遍大江南北,金利因足球擦亮“中国小五金之乡”。两座城市,相隔千里万里,各自演绎着不同的足球故事,但都燃放出同一种发展激情。
贵州“村超”全国总决赛小组赛金利队对战广西的足球队。
贵州“村超”全国总决赛小组赛金利队对战广西的足球队。
2025年村超赛场上,17岁小将倒挂金钩破门,40米远“世界波”惊艳亮相,小组赛上豪取三胜,提前锁定小组出线权,广东省肇庆金利诚峻队展现出“低开高走”的韧性。
此次比赛,获得多家金利企业联合赞助,球员胸前印着“好五金,金利造”,背后则是赞助商的标识。这种合作模式形成了“好球队带火好品牌,好品牌支持好球队”的共生关系。
这种民间支持体系与榕江“村超”的群众基础遥相呼应——后者吸引超680支球队带着地方文化参赛,将足球场变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
今年,村超全国赛组委会发布的球员资格要求有这样一条:为确保村超赛事的草根性、纯粹性、快乐性,在中国足协注册的在职职业球员及有过相关职业足球经历的不得参赛。
“草根足球”也是金利足球基因。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企业便自发组织职工联赛。五金工厂的机床声刚落,工人换上球鞋奔向尘土飞扬的球场。
30年间,足球逐渐融入小镇肌理。从车间工人到企业老板,从厂区友谊赛到镇级联赛,从野球场到10多片真草球场,从校园青训到企业冠名球队……金利足球不问出身只拼技法,已经形成150支队伍、超3000名球员的大家庭。
“场上90分钟的比赛交流,远胜2个月的餐桌交谈。”金利镇足球协会主席梁贤华说,金利踢足球的基本是做五金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五金作坊或工厂。足球在金利有着浓厚的氛围,来采购五金的外国客商都加盟金利足球协会,踢完球还会到周边的乡村景点逛一逛。
贵州“村超”全国总决赛小组赛金利队对战广西的足球队。
贵州“村超”全国总决赛小组赛金利队对战广西的足球队。
在金利,足球与产业发展共融共生,体育与镇域发展血脉相连。当黔东南打造“村超+村BA+村T”三大IP带动文旅热度增长197%,金利则探索“五金+龙舟+足球”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激活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行政赋能三大要素。
“广州看花市,金利看龙舟”。出征贵州“村超”之际,2026年金利龙舟大赛发布会同步召开,宣布又一项“草根运动”将在金利这片热土上激情上演。
金利龙舟赛上百舸争流。曹笑 摄
金利龙舟赛上百舸争流。曹笑 摄
金利龙舟传承了数百年,村村有龙舟,户户有扒丁。每逢五月初一,西围涌内便上演龙舟竞渡,20多万群众到场观看80多艘龙舟“狂飙”。借鉴贵州“村超”出圈秘诀,金利镇将精心谋划2026年龙舟大赛,塑造岭南独特文化品牌,促进传统竞技的创造性转化。
当金利球员在榕江球场踢出精妙短传,他们身后是金利镇约8000家五金企业车床的轰鸣;当侗族大歌在“村超”看台响起,歌声中流淌着苗岭少年的拼搏野性。
草根体育的蓬勃生命力,正成为乡村振兴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隐秘引擎。金利与榕江正凭借自己的“足球语言”,在全国舞台上鲜活 “出圈”。
从珠江支流到苗岭深处,相似的激情正在改写这些人们的命运剧本。
撰文:王焌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