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由宝安区文明办、共青团宝安区委员会、南方日报深圳分社联合主办的“文明青动力 领湾向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交流活动启航,4大文明实践团主题活动燃动湾区。来自国内外20余座城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齐赴宝安,让青春与文明同行,在大美宝安尽情绽放青春活力与梦想。南方+将跟随实践团的脚步全程报道。
“这次文明实践让我喜欢上了宝安。”在宝安这些天,家住安徽、就读于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刘心怡对未来来深创业有了更多的期待。“宝安最吸引我的,就是这里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与创新活力。”
8月12日,“文明青动力 领湾向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交流活动第四期——智造宝安创新调研实践启程,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顶尖高校的青年学子在宝安深入产业一线,触摸产业大区的创新脉动,探寻智造未来的N种可能。
与机器人猜拳互动,围观机器人做家务,沉浸式体验光显黑科技,感受《黑客帝国》同款“子弹时间”,从专精特新总部到低空物流枢纽,从具身智能新锐到全景影像先锋,他们在宝安感知技术的温度、创新的力量,感受科技与文明的交融碰撞。



(在宝安“造”未来!Top级学霸解码未来智造新图景,时长共1分55秒)
在宝安“造”未来!Top级学霸解码未来智造新图景
具身智能赛道上,宝安凭借厚实的制造家底与活跃的产业生态,已率先起跑。在宝安,实践团与一众科技顶流近距离互动,探秘具身智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
在自变量实验室,同学们“亲测”双臂机器人的家务能力:机器人收到指令后,双臂自主移动,从几个彩色玩偶中将桌面上的废纸团挑出来,放进筐里。即使同学们随机往桌面扔“垃圾”,机器人也能一眼认出并捡走。
“这次参访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中发挥作用,也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帮手。” 清华大学的石欣宇说。
在兆威机电展厅,实践团与灵巧手猜拳互动,探索“小齿轮”构造的大生态。灵巧手电机、水光针电机、汽车内部电机......展厅里大大小小的电机让同学们好奇追问。“同一套传动技术,能用在灵巧手上,也能集成到汽车里,这种跨领域的技术能力,让我看到宝安制造的雄厚实力。”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易宸昊表示。
在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同学们深入了解“一幢大楼一条链,一个园区一生态”的供应链效率。据了解,园区集聚着机器人企业100余家,产业聚集度达80%。
“宝安的供应链非常齐全,比如我要做个扫地机,从零件、电池到芯片,都能找到靠谱供应商。很多供应商本身就是小巨人,它们既服务中小企业,也供货给华为等大厂。”易宸昊分享。
在华为云具身智能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所在地——湾区产业投资大厦,实践团远眺对岸的大铲湾码头及腾讯企鹅岛,了解这片黄金海岸线上的具身智能产业群落。
在宝安,实践团看到了前沿科技为城市发展打开的更多空间:在万德昌机器人展厅,现场体验配送机器人自主导航规划路径的黑科技;在仅有几位工人的数字工厂,了解工业互联网如何为生产提速;在极客智造创新孵化器,看新技术新产品如何在中式产线上加速进化。
在影石Insta360展厅,同学们见到了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过的全景相机X4、在美国卖爆的X5。大家上手体验了一众相机黑科技,拍下“小行星模式”全景大合照。
2015年,影石将总部从外地搬入宝安。如今,影石已在科创板上市,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连续6年居首。“宝安的产业链上下游非常完整,只要你有想法、有技术,在这里都能实现。‘一天找齐上下游,三天就产品’,这种高效的产业生态,对创业者的吸引力是实实在在的。”一直好奇企业为何选择在宝安创业的刘心怡,在这次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在宝安,更多影石相机这样的明星产品已渗透进日常生活,为全球用户带来更高效舒适的生活体验。
在洲明科技,同学们在AI+LED打造的“未来城市”里闲庭信步,赛博撸猫,感受光影流转的视觉盛宴。洲明科技是LED光显龙头,早已凭实力刷“屏”多次国际盛会。“好像在看电影大片,它也体现了宝安制造的核心,就是以创新为驱动力,走向更大的舞台。”清华大学的许闯分享。
在裕同包装,同学们认识了由各式环保材料“变身”而来的精美包装盒,感受工业设计赋予生活的巧思;在中集天达,他们了解智慧“大脑”如何调度廊桥运行,以廊桥操作员第一视角体验接靠飞机。
这些火遍全球的明星品牌,在宝安这片创新热土上成长起来,日益站在世界舞台聚光灯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人们的生活、描绘着触手可及的幸福图景。
“从制造到品牌,宝安在C端消费市场越来越为人熟知,它不只是强大的制造基地,更是孕育创新品牌的沃土。”易宸昊表示。
全球每100台无人机,就有21台产自宝安。在深圳低空经济核心区宝安,实践团解锁了更多“无人机打工”的新姿势:
在全国首个“空地协同”基地——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同学们看来自珠江口对岸的急件如何从天而降,见证无人机与无人车上演物流接力;
在燕罗无人机系统应用测试基地,飞手们的指令声穿透云霄,无人机群依次完成障碍避让、紧急悬停、视觉模块等测试;
在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有限公司,实践团了解了护航神舟十八号“差旅任务”的高通量通信卫星“深圳星”的前沿技术,通过参观卫星测控大厅、实物模型了解数字化技术如何助力航天事业发展。
“亚太星通的卫星技术给空天产业打好了‘地基’,丰翼的无人机则让低空经济真正‘飞’进生活。在宝安,我看到顺丰用飞机送快递,美团无人机也在试点送外卖,低空经济实实在在地惠及了市民。”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袁若涵家住宝安,她感慨家乡的低空经济如此蓬勃发展。
竞逐天空之城,“飞手”宝安已就位。作为深圳低空经济核心区,宝安现已聚集丰翼、智航、科卫泰等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低空链上企业440家,占全市22%。
此次实践不仅是学子们的“创新课堂”,更成了企业的“人才集市”。参观中,不少同学现场咨询校招,与企业HR积极互动。正如学子们所言:“宝安作为创新产业高度聚集的区域,吸引力是跨学科的,无论是什么专业背景,都能在这里找到机会。”活动架起的,是这座产业大区与未来人才双向奔赴的桥梁,为宝安发展储备青春动能。
南海之滨,创新潮涌。从加速迈向应用端的具身智能,到记录世界的全景相机、重塑物流效率的“天空之网”,再到提升生活品质的匠心设计,这场创新之旅,让青年学子们看到创新成果融入日常的温暖图景,在他们心中埋下创新创造的种子,架起一座连接创新与产业的青春桥梁。
撰文:罗维维
现场执行:王悦 罗维维
摄影:刘玳杞 何俊
剪辑:王抒
统筹:崔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