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道|“无蚊小区”如何撬动石湾治理变革?

作者 李晓莉 2025-08-08 20:48

8月8日,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发布“无蚊小区”专项行动第二期红黑榜,依云上城、丽日华庭小区及物业公司因防疫表现优异登上红榜,成为辖区179个物业小区中的防疫“优等生”。绿景苑、环湖花园小区及其物业公司则登上黑榜,面临诚信扣分甚至被解聘的风险。

这份动态榜单背后,是石湾以“小榜单”推动“大治理”的创新实践。通过量化考核与奖惩机制,石湾倒逼物业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作为”,同时激发业委会、居民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基孔肯雅热防控。

在当前佛山市启动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的背景下,石湾正以“无蚊小区”行动为支点,探索多元共治格局,既防疫又啃“硬骨头”,为城市人口密集居住区的长效治理提供实践样本。

“无蚊小区”的红榜样本

在石湾最新公布的“无蚊小区”红榜上,依云上城与丽日华庭的实践,犹如两面镜子,映照出城市高密度社区蚊媒防控的破题之道。

走进依云上城小区,27台新灭蚊灯在公共区域静静运转。该小区物业经理卜涛正带领工作人员进行每周例行的消杀作业。“我们现在的消杀频次从每周1次提升到了3次,还新增了烟雾机深入狭窄空间进行烟雾渗透。”卜涛介绍,公司不仅安装了新的灭蚊灯覆盖重点区域,还购买了13台水泵,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地下车库深积水“可养鱼”的问题。

依云上城设置灭蚊灯。受访者供图

依云上城设置灭蚊灯。受访者供图

防疫物资钱从何来?业主委员会迅速动起来。

依云上城第二届业主委员会启动应急程序,利用公共收益采购了一批防控物资,同时通过“魁奇路139号业主之家”的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物品数量、采购资金等。这种透明化操作赢得了业主们的广泛信任。

数公里外的丽日华庭小区则上演着“天台革命”。

依云上城购买水泵,清除积水。受访者供图

依云上城购买水泵,清除积水。受访者供图

在丽日华庭小区,该小区业委会主任陈勇彰指着焕然一新的天台说:“以前大家都喜欢在天台上种花种菜,堆放杂物,到处都是积水,现在很多天台都干净了很多。”

“公司划拨了2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丽日华庭小区的疫情防控,尤其是要着力清除91个单元天台的杂物。”丽日华庭小区物业经理卢银芳表示,丽银社区党委组织了由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帮助指导天台清理工作,给小区天台和公共环境整治清理现场做了样板。

丽日华庭请吊车清理天台垃圾。受访者供图

丽日华庭请吊车清理天台垃圾。受访者供图

社区党委打造的“样板天台”解决了积水顽疾,也种下了共治的种子。

随后物业公司按照这个样板标准,摸清小区天台情况,集合力清一个成一个,全力治理天台种植的脏乱差问题。

两个样本揭示同一条规律: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当物业的专业力、业委会的公信力与居民的参与力形成合力,无人管、无钱办、无序治的“三无”难题便迎刃而解。

扣诚信分倒逼物业“动真格”

从91个单元天台乱种植到治理有方,从地下车库积水“可养鱼”到地面彻底干爽……依云上城、丽日华庭小区有了质的蜕变。

这种转变与“无蚊小区”行动的“硬核”机制密不可分。

石湾镇街道城建和水务办公室是石湾“无蚊小区”专项行动主办单位,该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红黑榜的评判标准包括布雷图指数、外环境孳生地清理成效和群众满意度等核心指标,表现优异的物业企业不仅可获得通报表彰,还能在诚信评价中加分,这对企业参与项目招投标很有帮助。而黑榜企业则面临限期整改、行业通报、扣诚信分,情节严重者甚至有被解聘的风险。

“通过将物业服务与企业诚信分挂钩,倒逼物业公司动真格,也让物业公司意识到优质服务就是核心竞争力。如此一来,疫情防控就有了更好的抓手。”该负责人说。

这场变革远不止于灭蚊。

通过“红黑榜”这根指挥棒,石湾成功撬动了基层治理的更深层变化。物业公司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服务,居民从冷眼旁观变为热心参与,业委会从流于形式到名副其实。

一系列举措,让蚊媒防控从“纸上要求”变成了众人的“脚下行动”,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为居民带来实打实的好处。

疫情有终点,治理无止境

石湾“无蚊小区”专项行动,事实上是一场基层治理能力的深度检验。

作为禅城区物业小区集中的区域,179个小区数量占全区三成以上,高城市化程度带来了特殊的治理挑战。

“过去的蚊媒防控难以聚合力,难免有疏漏。”石湾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通过专项行动,理清了物业、居民等各方职责,形成了“清、防、管、控”一体化长效机制。

这一创新实践与禅城区“520善治小区”建设、石湾“书记破百题”行动形成了有机衔接。

近年来,禅城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520善治小区”建设,让小区治理有引领、有资源、有机制、有平台;石湾则通过“书记破百题”行动,将困扰居民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在此过程中,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而“无蚊小区”行动恰如一把火,以制度为突破口,为破解这些治理难题提供了新契机。

石湾的决心不止于此。

“通过单项攻坚,我们补足了小区治理的法律法规短板,也为长效治理积累了经验。”石湾镇街道党建办有关负责人说。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尤其是第二期“黑榜”上的绿景苑、环湖花园小区,其别墅区成蚊和积水较多,部分业主不配合清理。这些案例时刻提醒着,建设“无蚊小区”,更重要的是机制的畅通、人心的凝聚。

此轮防疫总有结束的一天,而善治的脚步不能停。

采写:南方+记者 李晓莉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