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韶关曲江区乌石镇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质和口碑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近日,坐落于乌石镇石角村天泽家庭农场的茄子进入收获季节,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以保障新鲜蔬菜及时供应到粤港澳大湾区。
笔者走进石角村天泽家庭农场,一垄垄茄子间遍布着采摘的村民,他们个个业务熟练,空桶转眼就被茄子填满,一根根鲜嫩的茄子随即运往农场蔬菜分拣中心,按品质分拣装筐。
石角村天泽家庭农场老板黄文强介绍:“今年种了12亩茄子,亩产2500斤,一季下来就能产出3万斤,收益可观。目前,农场总种植面积30亩,除了种植茄子,还种植辣椒、丝瓜、青瓜、苦瓜等应季蔬菜。”他指着刚运到的一筐苦瓜说,“这种苦瓜在大湾区很受欢迎,回头客特别多,光这一个品种,每天发往大湾区的就有7000多斤。”
自开始种植供大湾区蔬菜以来,农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动周边居民就近务工,共同增收致富。“咱就带乡亲们一块儿干!我们在田里直接收购周边近50户农户的蔬菜,差不多有5000多斤。另外还有近10户合作的种植大户,他们自己送蔬菜过来,每天能有近8000斤,我们一起平摊分拣工钱和物流费,这样每户能省3000多块。”黄文强开心地告诉笔者。
天泽家庭农场的兴旺,是乌石镇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乌石镇现有家庭农场18家,带动了周边800多户农户参与到蔬菜种植中来,户均年增收达2.5万元。乌石镇的蔬菜种植面积约1200亩,产量接近2000吨,按照平均收购价1.5元每斤计算,总产值达到600万元。这些蔬菜,约有1000吨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是名副其实的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近年来,乌石镇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将蔬菜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技术赋能与规模拓展方面,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实地指导等方式,助力农户提升种植技能、扩大种植规模。今年来,举办了6期农技培训班,培训农户超300人次,为蔬菜产业发展注入了技术动力。在基础设施与科技应用层面,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实施的冬修水利工程,累计投入600万元,完成水圳、沟渠、机耕路等修复工程15个,直接推动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300亩。
为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根基,乌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蔬菜产业上持续创新,以强镇富村公司为纽带,与大湾区商超、市场建立稳定供销关系;同时依托冷库构建冷链体系,既保障鲜菜直供,又实现错季供应,拓宽市场空间;推广大棚种植,引入清洗、分拣等全链条加工设备,提升蔬菜附加值。通过有效举措,助农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撰文:曹伟峰 唐忠祥 蓝煜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