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村变“打卡地”,粤桂协作助力农文旅融合

作者 黄进;张令;潘洁;王悦阳;谭唯 2025-08-28 20:08
01:21

粤桂协作助力,壮族村庄蝶变“打卡地”

粤桂情深共绘乡村振兴美画卷,干群齐力同普幸福富裕新华章!”……8月28日,参加“粤桂协作谱新篇”主题调研活动的调研团走进广西百色靖西市化峒镇八德村雷屯,村口的对联向每个人述说着八德村在粤桂协作下蝶变的故事。

八德村位于靖西市区东南部,距市区8公里,距离化峒镇约3公里,有2000多名村民,几乎都是壮族,是一个典型的壮族村子。村子背靠五岭森林公园,作为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示范带其中一个点位,这里风景宜人,村容整洁,放眼望去,连片的稻田、古朴的民居、远山绵延如画。

在粤桂协作中,深圳龙岗区、百色靖西市携手,借鉴广东乡村振兴的经验,累计投入广东帮扶广西财政协作资金2344万元,在八德村打造集农文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特色带

“2021年,八德村得到靖西市政府和粤桂合作的资金。分别投入了两期,总共在八德村投入2200多万元,建成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八德村党支部书记黄安带着记者边参观村庄环境边介绍,示范带建设因地制宜,逐步修建了休闲步道、田园观景台、游客驿站、亲水栈道、篮球场等设施,还对河堤进行加固提升、改造优质稻种植区水利渠道。同时搭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与村民互动交流平台。2023年5月,八德村被确定为广西首批“为村共富乡村——粤桂数字农文旅计划示范村”。

项目的建设打通了八德村典屯、雷屯、云屯、贺屯与五岭森林公园的连接壁垒,提升了乡土资源利用价值,将原有的单一农业产业提升为农文旅融合的综合示范带,拉动了片区经济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片区户均年纯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群众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是粤桂东西部协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具的示范性项目。

文旅融合来了,我们的经济变好了,对农家乐来说,客源多了,外地人也来得多。广东人来比较多一些,因为两广比较近。”农家乐增福岛老板周先生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雷屯摇身一变成为附近群众休闲放松、重温乡愁的“打卡地”,还吸引大批游客到屯内游玩,全面激发乡村经济活力。通过雷屯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的示范辐射带动,八德村先后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称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百色市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面红旗村。

文字: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怡  南方+记者 黄进 南方+见习记者 王悦阳 

拍摄:南方+记者 张令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怡

剪辑:德庆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乐然

设计:潘洁 谭唯

编辑 钟烜新 张茵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