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当天,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影《营救飞虎》登陆全国院线。该剧在坪山区 1:1 复刻红磡、湾仔街景,真实还原1944年香港的烽火岁月。
坪山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深深融入城区血脉——庚子首义旧址的青砖黛瓦上,留存着百年前革命烽火的印记;百年老校光祖中学的教室中,红色革命火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曾生故居的砖木结构里,仿若仍回荡着抗日救国的铿锵誓言……
在新时代坐标里,坪山区正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续写永不褪色的精神传奇。
红色明珠串珠成链
历史上这段鲜为人知的营救行动与坪山有关。1944年,唐纳德·克尔中尉在执行对日作战任务时战机被击落,幸得东江纵队和当地群众冒死营救,并几经周折抵达驻扎在坪山的东江纵队司令部疗伤。
前不久,被东江纵队营救的美国飞虎队老兵唐纳德·克尔中尉之子戴维·C·克尔到访坪山,将80多年前的一件美国军装赠予东江纵队纪念馆。“我希望更多人记住这份跨越国界的战友情。”他说。
坪山是一个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热土,红色地标已成为传承精神、启迪未来的“活教材”。
1900庚子年,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将坪山马峦村作为起义基地,打响了“共和第一枪”,为近代中国的觉醒埋下火种,史称庚子首义。位于马峦村的罗氏大屋,作为当时的司令部所在地,被认定为庚子首义旧址,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坪山光祖中学的文化广场上,一座“家国之光”石碑巍然矗立。1925年10月,周恩来率部讨伐盘踞在淡水的军阀反动势力,入驻光祖中学,并把指挥部设在教学楼二楼东南角的一间教室内。在此期间,周恩来接见了光祖青年新社的师生成员,点燃了坪山青年的爱国热血。
坪山区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武装的发源地之一和重要战斗区域,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将军的故乡。2000年,东江纵队纪念馆建成开馆。距离纪念馆不到十公里的水源世居,是1942年初营救文化名人的接待站旧址。
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
从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今天的坪山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来源源不断的资源“活水”,用新思路拓展发展新天地。
依托区位之优、风气之先,坪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全国率先出台县域产学研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成为全国首个有立法支撑智能网联全域开放和商业试点的行政区,率先开展国有已出让低效用地整备政策试点……加快构建起以“6+3”产业集群为支撑、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份浸润在坪山血脉里敢闯敢试、勇毅突破精神,也深深激励着坪山企业家在各自领域勇攀高峰。看着高端模具的生产命脉攥在欧美企业手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京鼎工业董事长黄志强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让“中国造”在国际高端制造领域打开一片新天地;中建科技首席专家叶浩文荣获“国家工程师奖”;海归博士林佳继在坪山突破一个个新一代TOPCon电池核心设备技术难关。
红色文化更是奋斗精神的凝聚。坪山党员干部在实践中锤炼过硬的作风,敢于破除发展掣肘问题,去年整备出3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新增22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并在推动城市更新中向“老楼”要新空间,将赛格科技老厂区转型升级为辖区规模最大的全盘道工业综合体——坪深智慧产业园。
在坪山,当代青年追寻的目光,与一百年前那群步履铿锵的身影遥遥相望,续写着崭新故事。“十五运”足球项目赛场上,龙田小学的叶欣怡带领广东U16女足,一路晋级至决赛;“广东好人”张圣焕面对持刀歹徒临危不惧,舍命救下两名女邻居……历史与当下在此交汇,精神与力量在此转化,迈向未来,坪山的前景更加可期。
撰文:黄诗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