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校区迎来一群特殊的访客——香港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130名初二学生,跨越港珠澳大桥,开启为期一天的“AI探秘之职业启蒙研学”。作为机器人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基地落成后的首场跨境研学活动,这场粤港两地青少年的科技对话,标志着两地教育合作向实践育人领域迈出关键步伐。
上午9时,身着整齐校服的香港学子走进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和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国际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在充满未来感的智慧教室里,粤港两地教师团队联袂打造的特色课程矩阵徐徐展开。课程设计突出做中学理念,AI启蒙之旅课程、人形机器人编程、无人机操控课程三大模块形成从基础认知到创新实践的完整闭环。AI启蒙之旅课程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学生们揭开了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前景。人形机器人编程课程中,学生们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化身为小小程序员,亲手为机器人编写指令,让冰冷的机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他们看着机器人按照自己设定的程序,完成一个个有趣的动作,成就感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无人机操控课程则是学生们亲手操纵无人机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感受着科技带来的速度与激情。活动当天,校园里洋溢着欢声笑语与探索的热情。香港学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不仅体验到了科技的无穷魅力,更感受到了来自大陆同胞的友好与热情。
作为广东省首批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基地,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实践中心首次对外启用,便与香港学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次跨境研学活动,不仅为两地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更为两地教育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是大湾区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实践。
“我们正在构建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院长余正泓透露,目前基地已与香港多所中学达成协议,将建立长期主题研学机制。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探索更多创新教育模式,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开启粤港澳协同育人的新篇章。
撰稿:李玫珊
摄影:曾亿安 李飞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