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区诚邀“城市合伙人”,专家纷纷点赞建言献策

作者 吴枫;钱文攀 2025-02-12 20:28

人勤春早争朝夕,策马扬鞭开新局。2月10日,珠海高新区成功举办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邀请港澳高校、产业企业、投资机构等60多位代表,加入珠海高新区“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家庭,大会引发一众智库专家的关注与响应。

“把这些港澳的高校、企业、投资机构拉进来,就意味着在整个粤港澳的创新链条上的各个主体都串联起来了,对于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落在珠海高新区是很有帮助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刘雪菲表示,“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模式能够为粤港澳三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提供更好的机制保障。

广东特色新型智库广东华商金融科技研究院特聘教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章喜认为,“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模式有利于珠海高新区构建协同发展生态。“这个模式打破传统合作壁垒,将高校的科研能力、企业的市场需求、资本的投资力量与政府的政策支持有机结合,共同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动力。”陈章喜说。

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江看来,珠海高新区召开合伙人大会,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招才引智,而是从珠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路径上实现创新。“‘城市合伙人’这个提法很形象,它可以看作战略合作伙伴、超级合伙人、城市梦想家以及城市推广大使这四个类别。”

林江表示,未来如果珠海能够围绕上述四类的“城市合伙人”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财政支持上对“城市合伙人”计划予以统筹规划,就可以贯彻落实“经营城市”的理念,推动城市与企业家的合作共赢。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之年,也是珠海高新区实现“三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战略目标的攻坚之年。新的一年,携手“城市合伙人”,珠海高新区如何实干开新局?专家也纷纷建言献策。

“一方面珠海高新区在人才引进、税收科研投入等方面已经有不错的政策基础,这是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珠海高新区可以加快推进深珠产业合作园建设。”刘雪菲建议,珠海高新区可以先承接一部分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的外溢,学习深圳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两地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分工和协作,同时加强两地在产业配套、算法开发等方面的交流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珠海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心一言应用十大合作方之中,有两家企业来自珠海高新区,珠海高新区应该利用好人工智能的集群优势。”林江认为,珠海高新区可以将大模型作为抓手,拓展AI大模型在制造业、零售业、医疗健康等产业的应用。

“在新一轮区域竞合赛中,珠海高新区拥有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等产业发展优势,产业配套、人才服务也相当完善。”林江建议,珠海高新区发展要跳出高新区看高新区,未来着眼于配合珠海作为珠江西岸的经济中心的定位来整合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资源。

采写:南方+记者 吴枫

摄影:南方+记者 钱文攀

统筹:黄鹤林

编辑 刘梓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