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引入超10亿元项目7个,占全市的26%;成为全省唯一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全区跨境电商产业营业收入超35亿元,增长27%;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连续四年实现进位……过去的一年,肇庆高新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互促双强,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望新的一年,肇庆高新区将继续围绕加快建设工业科技新城目标,重点抓好四个“转型升级”,实现四个“更加聚焦”,进一步抓实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努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走在前列。
肇庆高新区。王振宇 摄
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
去年,肇庆高新区瞄准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发展赛道持续发力,依托“双龙头”不断壮大新能源产业实力。
去年8月底,小鹏MONA M03上市后成为爆款,仅22天量产下线数量超10000辆,创造了造车新势力最快万辆下线纪录;
备受关注的瑞庆时代同样有突破性进展,该项目二阶段提前完成厂房交付,跻身广东省民营制造业第38强。
肇庆工厂生产的小鹏MONA M03成为爆款车型。王振宇 摄
同时,高新区围绕做大做强制造业持续抓好项目招引工作,去年新增引入超10亿元项目7个、占全市的26%,还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在全省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列珠三角18个省产业园中第2位。
肇庆高新区。王振宇 摄
肇庆高新区是我市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拥有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其中,西江实验室顺利通过省三年建设考核评估、获全省农业领域第一名,在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创制、抗原和抗体表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西江实验室。王振宇 摄
去年,肇庆高新区深度参与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组建高校联盟,签订首批校地企合作项目达90项。
同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创新平台、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数、入选西江创新创业团队与领军人才数等均占全市新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肇庆高新区创新创业科学园。王振宇 摄
作为肇庆经济建设主战场,肇庆高新区积极承担肇庆新经济发展的时代使命,不断增大新经济培育力度。
去年,由央企南航全面管理的肇庆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正式开业运营,以优良生态助力跨境电商产业迅猛发展,全区跨境电商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35亿元、增长27%。
同时,广州数据交易所(肇庆)服务基地揭牌运营,完成超亿元交易额,在全国首创“质押融资+人民银行再贷款”碳数据产品,率先上线全省首个区域数智化企业ESG账户体系。
肇庆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开业运营。
作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之一,肇庆高新区大力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
去年,由宁德时代投资的全国首个轻卡物流车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示范站投入使用,涉及新能源物流车设计、研发、汽车销售及道路运输业务。
同时,高新区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62个,并网装机容量110兆瓦,比上一年增长183%;瑞庆时代等16家企业用户侧储能电站建成投用,装机容量比上一年增长3倍。
肇庆高新区。王振宇 摄
抓好转型升级加快新城建设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篇之年。肇庆高新区将树牢湾区意识,以先进地区为追赶目标,努力打造一个具备崭新时代风貌、朝气蓬勃的国家高新区。
高新区将充分发挥作为肇庆东部桥头堡、毗邻广佛的优势,积极承接广深佛核心区更多产业项目、技术、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要素外溢,聚焦深化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衔接等领域,持续扩大三水—大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覆盖面,在佛(西)肇(东)一体化协作发展中率先取得突破。
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王振宇 摄
同时,持续落实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在“两新”产业、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发展方面强化与各兄弟县(市、区)的分工和合作,助力全市建设东起大旺、西到端州,北起四会、南到高要的未来大城。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西园内项目开足马力抓紧建设中。
龙头企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开拓者和示范者。肇庆高新区将继续做好小鹏汽车、瑞庆时代“双龙头”服务工作,推动小鹏汽车不断加大在肇庆基地的资源投入;推动瑞庆时代二阶段加快投产,联合总投资10亿元的大喆储能集成产品生产基地、总投资23亿元的炎龙电网侧储能电站,打造世界级储能电池生产及应用集群示范。
瑞庆时代二阶段厂房已提前交付。
同时,大力推动总投资52亿元的国能肇庆电厂2×50万千瓦发电机组投产,推动总投资18.5亿元的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项目尽快完成施工交付。将依托国家重大项目——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进一步营造“两新”产业良好发展生态,促进抱团发展。
国能肇庆电厂。图源 国能(肇庆)热电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肇庆高新区将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度参与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推动西江实验室、华师光电研究院、武大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高新区将聚焦主导特色产业,大力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和博硕士等。
加快省级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打造公共数据产品试验田;加快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在能源、工业、交通、生活等各领域探索更多的减碳、零碳路径,为区域碳达峰探路。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王振宇 摄
肇庆高新区将坚持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合示范:
加快农文旅体与工业科技新城融合发展、相互赋能,打造小鹏汽车、橡果国际、澳雪国际、粤微生物、东风灵等6个工业旅游3A景区,积极举办全国性轮滑球、射箭、曲棍球等体育赛事,打造健康运动活力之城。
中国肇庆“元旦杯”轮滑球邀请赛在高新区举行。郎鹏翔 摄
在优化教育、医疗、商务等公共服务配套方面,肇庆高新区将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区院区、肇庆中学大旺校区、麒麟湖CBD、系列工业邻里中心等建设,促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让大旺更宜居、更宜业、更宜游。
资料来源 西江日报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志锋)
肇庆高新采编中心编辑部
编辑 詹咏杰
二审 郭晓琳
三审 向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