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江区城北镇群益村千亩枇杷采摘上市,时长共26秒)
“周末去摘枇杷!”又是一年枇杷成熟时,梅江区城北镇群益村迎来枇杷丰收的好时节,今年枇杷不但品相更好,价格提升幅度也不小。
走进群益村,金黄色的枇杷漫山遍野,挂满枝头。
走进群益村,金黄色的枇杷漫山遍野,挂满枝头。
村民正忙着采摘自家种植的枇杷。
村民正忙着采摘自家种植的枇杷。
沿着群益村的桃源村道,随处可见绿油油的叶子下面硕果累累,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枇杷。不少村民一早就把采摘好的枇杷送到收购点,经过分拣装筐新鲜批发往各县区及珠三角等地。
群益村内随处可见村民采摘枇杷的身影。
群益村内随处可见村民采摘枇杷的身影。
群益村种植枇杷的历史悠久,村民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村里一共有1000多亩的枇杷树。
果农正在采摘枇杷。
果农正在采摘枇杷。
如何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走向高端市场,是近两年群益村重点研究的课题。据村党支部书记汤宗如介绍,今年村里通过经济合作社统一筛选精品果,依托海吉星市场拓宽销路。而负责这场产销对接的正是群益村的“产业村长”,同时也是海吉新城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罗晓燕。
果农将采摘下来的枇杷进行分装。
果农将采摘下来的枇杷进行分装。
得益于上佳的口感,群益枇杷十分畅销。图为果农在自家果园忙碌着。
得益于上佳的口感,群益枇杷十分畅销。图为果农在自家果园忙碌着。
在枇杷大量采摘前,罗晓燕便带着市场商户一同来到群益村,和村干部、果农一起探索一条此前从未尝试过的精品路线,努力从包装、定价到销售策略等各方面深度挖掘枇杷的更高价值。罗晓燕说:“在包装方面,采用定制化、精美且环保的包装,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定价时,综合考虑种植成本以及市场对高品质水果的接受程度,拟定出能体现产品价值的价格体系,以保障农户和商户实现双赢。销售策略上,将目标锁定高端市场,借助海吉新城的平台优势以及本市场商户的经营模式,迅速走进大湾区市场。”
金黄的枇杷与枝叶形成鲜明对比。
金黄的枇杷与枝叶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果实能供人食用,枇杷的花、核、叶、皮、根等都有用处。
除了果实能供人食用,枇杷的花、核、叶、皮、根等都有用处。
这些年,群益村催生了红红火火的“采摘经济”,得益于该村持续推进农旅融合观光示范带建设,不断完善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同时深入挖掘现有的人文资源,传承发扬好村里的文化底蕴,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发展新动力。
美味营养的“黄金丸”,如今也是群益村的“致富果”。
美味营养的“黄金丸”,如今也是群益村的“致富果”。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采写 梁时禹
摄影 何森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