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区沙溪镇:何首乌种植盘活撂荒地 激活乡村振兴“共富密码”

作者 曹伟峰 2025-04-17 10:01

近日,笔者走进韶关市曲江区沙溪镇东华村,看到曾经的90余亩废弃果园经过“科技手术”焕发新生,化作标准化何首乌种植基地。工整的田垄间,30万株幼苗在黑色地膜覆盖下孕育生机,预计两年后产出首期药材,年产值可达2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3.2万元,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1.8万元,生动诠释着“百千万工程”的实践成效。

何首乌,素有“长寿药”之称,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沙溪镇2024年首次引入何首乌特色种植产业以来,通过“土地流转+技术赋能”双轮驱动,因地制宜流转付屋村小组约90亩的废弃果园,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升级改造土壤用于种植何首乌,实现土地高效再利用。

“今年以来,农业部门多次选派农技人员到基地实地指导,帮助我们解决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难题,并制定了科学的种植管护方案,进一步保障了我们农业产业效益。”基地负责人蒋德明抚着长势良好的幼苗介绍,预计亩产可达1000公斤,较传统种植模式提升10%成活率。目前,基地已吸纳周边20余位村民转型为“产业工人”参与种植管护,实现“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双增收。

特色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近年来,沙溪镇立足镇情实际,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整治撂荒地为突破口,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零散土地资源,借助先进设备开展土地检测,改良提升土壤肥力和透气性,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目前已成功培育了以食用菌、百香果、何首乌等为主导的特色种植产业。同时,积极开展送技术下乡,经常性链接农科所、农技推广中心等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精准化农业科技服务,累计开展生产经营指导12场次,覆盖农户300余人次。

撰文:曹伟峰 巨海宁 方凯乐 温雯怡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