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了
关于公开征求
《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
(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意见的公告
《规划》中提及到了
规划范围、发展目标、规划指标等内容
让发布君带你了解一下~
湛江市是海洋大市,全省海域最辽阔、海岸线最长、滩涂面积最广,光热资源丰富,海域生态环境良好,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海水养殖产业居全省前列,具 备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得天独厚条件和坚实产业基础。
湛江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图为“恒燚一号”。吴东俊 摄
0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湛江市行政辖区内全部陆域和管辖海域范围,陆域面积约占39%,海域面积约占61%。
规划期限为2023年至2035年
其中,基期年为2022年
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
02.发展目标
01
2025年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全面启动,陆海联动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初具成效。
02
2030年
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体系基本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构建。
03
2035年
实现渔业现代化,全面建成海洋渔业强市。
湛江海洋牧场。资料图
03.规划指标(至2035年)
147万吨 海水养殖产品总量
11个 渔港综合体
5个 渔业区域公用品牌
70% 品种良种覆盖率
04.总体布局
推动陆海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区域分工协调、空间组织高效的“一核四圈”陆海联动空间格局。
湛江湾-雷州湾发展核
打造科研试验核、水产种业核、智慧装备制造试验核,商贸服务核和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引领湛江全域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北部湾联动圈
开展水产苗种选育护繁、贝虾特色养殖 、海洋康养休闲体验、海洋食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先行探索深远海立体综合养殖,创新装备化养殖模式。
吉兆湾联动圈
重点发展空港冷链物流、海洋食品精深加工、现代化海洋牧场展览展示、深海网箱渔旅,渔港休闲观光等产业。
流沙湾联动圈
发展海水种业、珍珠产业和海产品预制菜产业,示范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1+N”规模化养殖等模式。
粤琼联动圈
重点发展海水鱼和生蚝原良种选育扩繁三倍体生蚝规模化养殖,加快建设雷州东西洋片区南繁育种成果转化基地,拓展风渔融合等集约高效用海模式,探索跨省域“飞海”合作养殖机制。
“海港陆”联动圈
以渔港为陆海联动枢纽,综合考虑航行经济、服务便利、养殖渔船动力性能等因素,统筹陆上园区和海上养殖园区,构建满足现代化海洋牧场全生命周期生产生活需求的基本单元,打造空间组织高效、全链分工协调、产销流通畅顺的陆海联动格局。
05.打造水产种业基地
构建“保育繁推”种业格局
构建“一核四区多点”的种业空间格局,打造由种芯发展核、种业规模聚集区、特色种链点构建而成的水产“保育繁推”一体化良种体系标杆。
丰富适养品种
壮大现代化海洋牧场成熟鱼种
综合海域资源以及产业发展现状,推进以金鲳鱼、石斑鱼、军曹鱼、章红鱼、花鲈、双棘原黄姑鱼等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大宗海水养殖鱼类。
培育研发现代化海洋牧场潜力鱼种
培育硇洲族大黄鱼、黄鳍金枪鱼、苏眉鱼、黄带拟鲹、银鲳、马友鱼、金头鲷、笛鲷类、鮸鱼等高品质高价值鱼种。
拓展现代化海洋牧场贝类养殖
培育牡蛎、菲律宾蛤仔、巴非蛤、施氏獭蛤、江珧、大竹蛏、缢蛏、扇贝、贻贝、东风螺等经济贝类,及马氏珠母贝、大珠母贝、企鹅珍珠贝等高值特色贝类。
巩固优势甲壳类养殖
重点巩固南美白对虾、青蟹等优势甲壳类养殖。
06.科学布局海上养殖园区
近海生态养殖园区
在北部湾乐民海域、包金沙海域、企水 海域、角尾湾、雷州湾、吉兆湾等海域规划 布局19片近海生态养殖园区。
深远海装备养殖园区
在北部湾乐民海域、包金沙海域、企水 海域、流沙湾、外罗海域、雷州湾、硇洲岛 海域、吉兆湾等海域规划布局20片深远海 装备养殖园区。
《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3—2035 年)》,主动谋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新格局。《规划》立足湛江市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关键问题,衔接省级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全省重大战略, 落实湛江市相关规划,是科学指导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湛江市沿海区县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指导和依据。
更多详细内容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整理/编辑:陈文
校对:冯志坚
审核:林露
来源: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官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