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朝勇:以勤成美,向美而行 | 三水学校面对面⑦

作者 尹辅华;严经纬 2024-12-31 16:23

“现在白坭镇很多市民见到白坭中学的教师,都会夸赞他们有水平,这在3年前是不敢想象的。”白坭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邓朝勇介绍起自己的团队,满是自豪感。

其实,邓朝勇这股自豪感来自佛山教育界的肯定。

2024年2月,三水区有8所学校入选佛山市中小学“英才计划”基地学校名单,白坭中学就是其中之一。2024年12月,高明区教育学会组织该区20多名初中学校校级领导,到白坭中学交流学习,上述成绩对于一所非中心城区的中学来说,已是足够高的重视。

教师育人从应付式变主动式

南方+记者:近年来,白坭中学的口碑日渐提升,这所薄弱学校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邓朝勇:白坭中学始终秉持 “以勤成美,向美而行” 的办学理念,以 “修德立品、励学致远” 为校训,坚定 “规范 + 特色” 的办学方向和 “全面 + 特长” 的育人目标,全面贯彻 “依法办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民主建校、环境美校” 的治校方针。

比如在科研兴校、特色名校方面,我们今年又迈进了一步。2024年2月,三水区有8所学校入选佛山市中小学“英才计划”基地学校名单,我们是其中之一,这对于一所位于镇街的中学,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要想一所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师资建设是个重头戏。

过去白坭中学的教师队伍,本身相对中心城区来说就稍显薄弱,再加上部分教师存在应付式教学情况,导致学校教学水平上不去。但是现在我们以党建引领,让党员教师带头,推动全体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教研活动,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为教师提供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机会。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反思,建立教师教学反思档案,要求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案例,总结教学经验教训,探索教学规律。

现在我们的教师不仅主动评课,还对自己所教课程不断反思,当教师队伍以一种责任心教书育人的话,那学校的教育生态就会发生明显改观。

白坭中学的教学实践经验,获得市一级教育部门关注。

白坭中学的教学实践经验,获得市一级教育部门关注。

“课程多元+课堂革新”优化育人流程

南方+记者:在“双减”“双新”的背景下,学校是如何积极实践这两个理念?

邓朝勇:要更好地在“双减”“双新”的背景下,实现教书育人,学校采用两个路径同时走的策略。

首先是我们将课程多元化与课堂教学革新的有机融合。

学校正积极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除了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丰富的拓展课程,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与特长发展需求。

在课堂教学革新方面,教师们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我们和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合作,利用学校生物教师等资源,开辟了中草药进校园的课程,学生通过种植中草药获得植物标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加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白坭中学与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合作,开辟中草药进校园的课程。

白坭中学与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合作,开辟中草药进校园的课程。

另外学校考虑到佛山陶瓷产业比较突出,还推出了陶艺实践课程,为学生培养美术鉴赏力、动手能力提供了空间。此外,学校还组建了醒狮队伍,为传承岭南本土文化提供了平台。

当然,提到学校就不得不谈作业。尤其是在初中这个关键期,家长、社会各界都很关注学校如何布置作业。

为此,学校深入优化作业设计与评价体系。在作业设计上,遵循分层、弹性、个性化原则。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与能力水平,设计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探究等不同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学校还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除书面作业外,还布置实践操作、阅读分享、学科小论文等作业。

例如学校依照学生学习能力,将作业按照培优、辅差两个层面进行“分级”,从而让优质生少做较为简单的题目,让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能“补弱增强”,达到因材施教效果。

另外我们还采用“导师制”,即指定教师跟踪相对应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消化已学知识。

“市区镇”同向发力建优质学校

南方+记者:今年,白坭中学荣获佛山市“市区镇校共建项目先进单位”荣誉,这对学校来说意味着什么?今后还有哪些发力点?

邓朝勇:能获得佛山市教育局的肯定,我们做到了三个突出。

首先就是学校已经初步形成 “三为主·六环节”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做到先学后教、精讲精练。

其次,学校师生近两年来获奖数量大幅增长,白坭中学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数量增加,无论是文化类还是体育艺术类均有多人次获得省、市、区金奖、特等奖或一等奖,区级以上获奖2023年比2022年增长了67%,体现了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此外,通过两年的教改教研,我们学校绝大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到各项教研活动上来,教学态度积极向好,逐渐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好态势。

近两年来,学校各学科教师分批到三水区的西南中学、三中附中、南海区的西樵中学和高明沧江中学等区校观摩集体备课活动,进入课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全面了解优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实际作用。同时也组织双方学校各个备课组对所任教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方式进行研讨和交流,最终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

另外,我们还参与“南外教育集团”,积极参与建立集团章程、集团理事会集体议事决策机制、执行落实机制等流程,制定并实施集团发展规划;商议建立干部教师跨区流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集体教研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制度体系,完善集团运行管理、并通过定期研讨,了解和掌握集团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计划统一数学工作思路,合力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共性问题。学校还加入了西樵中学“明理教育集团”以及“七校教育共同体”。

2024年12月3日,学校作为佛山市“双减”工作背景下教研体系成果展示活动先进代表,被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推荐作展示交流发言。

正是借助市镇共建和“南三”协作平台,学校三个年级各学科的成绩均在不断上升,中考成绩逐年提升,一大批优秀学生进入三水中学等重点中学就读,家长、社会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未来,作为一所镇街学校,我们考虑与三中附中实现资源共享,借用其教学设施、课程资源来丰富白中教学内容,分享备考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引入该校优秀教师到白坭中学交流和组织师生互访,来推动白坭中学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设计:严经纬

学校供图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