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欢
今年佛山要做哪些大事?五区怎么干?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以来,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开展了新一轮五区调研,入园区、进企业、看项目、走镇村,为各区发展把脉支招,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凝聚力量。
截至4月15日,此轮五区调研已经完成,而唐屹峰履新佛山也即将满半年。相较于去年10月他到任后的首轮五区调研,这轮调研有很多新变化,不仅更为系统,点更多、面更广,主题更丰富,提出的思路也更清晰、方向更明确。
除了重点关注各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和科技创新,唐屹峰在调研中对推动环两江先行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以及第三产业展现出鲜明的态度与极大的力度。
在调研中,他还反复强调,要弘扬“敢饮头啖汤”的改革创新精神。这也意味着,激发改革创新之力,不仅关乎五区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力争上游,也事关佛山能否在激烈的城市竞逐赛中走在前列。
新变化
“反过来”调研背后的深意
这一轮五区调研,从行程安排上就有很大的变化。
唐屹峰刚到任后的首轮五区调研,是先看经济大区禅城、顺德、南海,再看体量相对较小的高明、三水,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域排序来的,只有个别有灵活调整。
众所周知,由于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加上历史因素,佛山经济大区与小区之间差距较大,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优先度或多或少都有差别。
而这一轮调研的先后顺序反过来,倒是有些不同寻常。
他先走访经济小区高明、三水,再走访南海、顺德、禅城,可以说是区别于常态。
这反映出,佛山市委对后发地区寄予厚望。背后的逻辑很清晰——区域的短板就是佛山最大的潜力板。
虽然在这中间唐屹峰也多次去过各区,但综合这两轮调研顺序“一正一反”来看,体现出对经济大区与小区“一碗水端平”,以及对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
特别是此轮调研中,高明、三水的调研点比较多,所涉主题也更加丰富多元,除了关注产业升级,还更加聚焦这两个区的协调发展、能级提升。
举例来说,其他区的调研点为3-4个,高明则多达5个,不仅进园区、看企业,还深入乡村、关注文旅。在三水的调研则涉及面最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覆盖。
这也是这座制造业大市、镇域经济强市释放出的强烈信号,既要强区、促镇、带村,还要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
这是实施“百千万工程”对佛山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对佛山的更高期待。
这也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题中之义。
新提法
“敢饮头啖汤”的决心宣示
从调研足迹来看,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是贯穿这一轮五区调研的主线。也还有一个高频词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敢饮头啖汤”。
在南海、顺德、三水调研时,唐屹峰均提到,要弘扬“敢饮头啖汤”的改革创新精神。
对今天的佛山来说,在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提振改革精气神,显得尤为关键。
特别是在曾经以“广东四小虎”威名远扬的南海、顺德,在特殊的阶段、特殊的地点,重提“敢饮头啖汤”,更有宣示决心、重振虎威的意味。
实际上,在近期很多场合,他都频繁提到“敢饮头啖汤”。
为何要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强调?其实,早在今年1月初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唐屹峰就有过专门阐释。他提出,要增强力争上游、赶超一流的骨气与志气,全力以赴“再造一个新佛山”,推动佛山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佛山这片发展的热土、兴业的福地在生生不息中不断演绎精彩,佛山人民发扬敢饮头啖汤、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洗脚上田、发展乡镇企业起步,掀起改革发展、创新创业的大潮,实现了从鱼米之乡到工业大市的历史性跨越,在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事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事业发展永无止境,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使命任务,需要不断从一个起点奔赴下一个起点,创造新的辉煌。
新佛山,必须对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能力作风进行“更新”。这也是为何要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
在南海,他强调,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在顺德,他提出,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更好发挥经济大区的支撑带动效能。
在三水,他寄望,大力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
对各区来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些都是非常有现实性、针对性的。
新战略
围绕山与江的“串珠成链”
在这一轮五区调研中,唐屹峰很关注企业经营、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情况。
透过调研点的选择,也可以看出一些新思路。
比如,在高明区调研富湾湖能源电力设备产业园,聚焦的是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在三水区调研佛北战新产业园航空科技产业城项目,关注的是低空经济;在南海区调研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强调的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
此外,对于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家电和黄金珠宝等传统产业,他在调研中也非常关注。这也是他多次强调的要“两条腿走路”。
还有很重要的信号,那就是对区域协调、文旅融合的重视。
最为旗帜鲜明的是,佛山市委围绕山与江的带状布局大做文章,规划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希望通过强化市级统筹、规划引领、镇村协同、要素保障,把产业、航运、文旅、生态等资源“串珠成链”。这也已经成为佛山的新战略。
在高明、三水调研时,唐屹峰都强调,要积极参与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文旅作为佛山正着力打造的支柱产业,也是这轮调研的重中之重。比如,高明苏村锦鲤文化街区、佛山君御西江(国际)游艇展示中心、三水艾美拉飞行俱乐部、顺德小熊织梦园等调研点都与文旅紧密相关。
不单是文旅,整个第三产业也是佛山重点发力的方向。这在调研足迹中得到印证。
调研禅城区时,唐屹峰在佛山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关注金融保险业发展,在佛山中央法务区关注法律服务体系构建。
如此密集地聚焦第三产业,这在以往并不多见。事实上,服务业长期是佛山发展的短板,相比发达的工业显得“瘸腿”。
而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有基础、有条件率先破局、闯出新路。
唐屹峰寄望禅城要持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推动现代金融、法律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赋能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个中深意,就在于此。
对其他区来说,道理也相同。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做“单打冠军”,更要当“全能选手”,把木桶最短的那块板补齐,让制造业与服务业比翼齐飞,推动全面均衡协调。
这是佛山的新思路,也是布局未来的新行动。
摄影:南方+记者 戴嘉信
设计:严经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