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千万工程”的纵深推进,圣堂镇水塘村在团江门市委的结对帮扶下,探索强村富民新模式,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范本。
近日,水塘村圣女果种植园迎来丰收季,一串串圆润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为乡村振兴增添亮色。记者在现场看到,田间地头红绿相间的圣女果在阳光照耀下分外喜人,采摘工人正忙碌穿梭其间。
水塘村圣女果种植园
“这批圣女果从播种到成熟仅需约三个月,预计端午节前完成全部采收。”水塘村党总支书记冯伙强介绍,作为村集体的特色产业,该种植园全年预计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增收,同时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水塘村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开拓荒地,推动圣女果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拓展至50亩,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果果”。
据介绍,该村种植的圣女果为福建千禧品种,有果实较大、产量高、甜度适中等特点。自今年2月以来,种植园已实现收入7万多元,同时带动周边劳动力400多人次参与整地育苗、采摘包装等工作,有效满足了周边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去年6月份以来,团江门市委派出干部到圣堂镇挂职,并搭建平台,引导村和公司采取“两预两委托”模式,将“荒地”变为圣女果种植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此外,水塘村还对接了江门部分机关饭堂、幼儿园和江门大昌超市,打通销路,增加收益。为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该村将“恩平第一党支部”的历史印记融入到产品包装上,从村里的初心亭获得灵感,所售卖的圣女果也被称为“初心果”。
水塘村种植的圣女果在江门大昌超市售卖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