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银发记忆”,东莞全面铺开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服务

健康东莞 2025-03-12 06:31

“您是不是会出现记不住和别人约定的情况。比如,和家人约好的聚会忘了去了,计划去看看朋友也忘了……”在黄江镇康湖护理院,一场筛查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关注。现场采用前沿的AI数字筛查及干预方法,老人只需要跟AI终端互动,就能快速、准确地对认知功能状况进行判断。

今年,东莞市提出“多元服务推动享老无忧”,作为东莞市2025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东莞将开展全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服务,建设老年精神专科和病区,开设记忆门诊5个、相关专科病房6个、失智专区6个,医养机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100%。

这家护理院里300名老人尝“头啖汤”

黄江镇是“广东省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试点镇街”。目前,该镇全面启动“五联一体”的老年痴呆防治服务工作,通过完善建立资源帮扶机制,凝聚多方力量,系统性地开展痴呆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与干预服务,打造多元化老年健康服务阵地。

在黄江医院,这里已开设记忆门诊和老年医学科专科门诊,为辖区患者开展多种老年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康湖护理院作为黄江老年痴呆防治工作试点单位,率先完成医养机构65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100%的目标,以“AI+数字化”创新筛查方式,成为全国首批AI认知数字筛查中心;开设失智护理专区并配置病房20间,为患者提供专项护理服务,致力于打造集老年痴呆筛查、训练、护理、关怀一体的“五星级”服务体系。

“我们率先引入深圳市脑励科技的‘AI+数字化’大脑认知功能筛查与干预设备‘卓脑励龄’人机交互终端,构建一套全流程AI智能化认知障碍风险管理体系。”康湖护理院负责人介绍,通过“筛查—分流—干预—智能追踪”的数字化管理闭环模式,大幅提升了筛查效率、精准性和覆盖率。

目前,康湖护理院已为全院300名老人完成认知功能筛查,覆盖率达100%;筛查效率提升300%,整体筛查准确率达94%,个性化干预方案执行率超90%。

精准诊断后,及时干预康复才能确保早诊的意义。据介绍,黄江建立了“1v2+2”模式,1名患者配有2名贴身服务人员和2名监管人员,根据筛查结果,为每位老人定制“认知训练+生活习惯调整+社交互动”的综合干预方案,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康复干预目标,每季度进行效果评估,并根据认知功能变化进行方案调整。

“ 我们将完善并引入AI辅助康复系统,搭建线上认知训练平台,结合VR/AR技术模拟购物、做饭等生活场景,帮助患者进行日常功能训练。同时,建立患者数据中心,通过算法分析病情进展趋势,优化个性化、区别化的治疗方案。”黄江镇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套完善的老年痴呆防治与照护体系,进一步推动辖区老年痴呆人群的科学照料与规范诊疗,提升生活质量。

2024年全市完成5万余例老年人认知筛查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正不断提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阿尔茨海默病至今没有长期有效或可治愈的治疗方法,患者确诊时通常已是中晚期,但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明显改善认知功能,且相关费用显著小于抗痴呆药物的花费,将极大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在刚结束的东莞两会上,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陈仰昆带去了《关于构建全市一体化老年痴呆防治闭环管理数据系统的建议》,提出构建全市一体化的闭环管理数据系统显得尤为迫切。

在2024年,东莞已经建立起市级老年痴呆症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工作指导小组和专业技术指导团队,全市33个镇街(园区)全面实施老年人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工作。

一年里,东莞市卫生健康局选取了莞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麻涌镇、东坑镇、洪梅镇、茶山镇、企石镇、黄江镇、谢岗镇、松山湖作为试点镇街(园区),及时总结经验。东莞市人民医院等13家医院成为试点医院;同时成立东莞市老年痴呆防治技术委员会,建立老年痴呆防治科普教育基地;各试点镇街及试点机构全年完成了5万余例的老年人认知筛查,初筛异常者达到23.2%。

陈仰昆认为,构建全市一体化老年痴呆防治闭环管理数据系统,将通过整合医疗、社区、科研等多方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协同高效的防治机制,以实现对老年痴呆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与科学管理。

医养机构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筛查率今年达100%

根据年度十件民生实事的实施要求,目前,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正全面开展全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服务,将建设老年精神专科和病区,全市开设记忆门诊5个、相关专科病房6个、失智专区6个,医养机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100%。

为此,东莞将在全市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服务,提高老年痴呆高危人群发现率、就诊率,提升老年痴呆防治效果,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模式实施分类干预,对发现的痴呆高风险人群和疑似人群,指导其转诊到相关医院;结合历次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一年里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进行两次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包含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检测、康复指导、护理技能指导、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6个方面;对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进行服务。

这项民生实事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时间表:

第一季度:总结2024年老年痴呆防治试点镇街(园区)工作经验,形成工作机制,全市推广;

第二季度:推动全市33个镇街(园区)全面开展老年人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工作;

第三季度:将认知功能筛查纳入医养结合机构常态化管理,医养机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100%,开设失智专区6个;

第四季度:在医院、护理院等建立神经内科、精神专科,开设记忆门诊5个、相关专科病房6个;开展对老年痴呆防治专项质量提升工程、专项评价工作,对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工作实施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宣传推广工作经验。

“通过社会共筑防线,做到早期干预,提高早筛早诊普及性与治疗可及性,将能延缓病情的进展,‘抢救’患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的“组合拳”,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南方+记者 欧雅琴

图片来源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编辑 冯文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