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开新局 聚力奋进正当时——写在2025年番禺两会胜利闭幕之际

番禺融媒 2025-02-28 11:03

湾区潮涌千帆竞,海阔天高启新程。在全区人民的热切关注中,2025年番禺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落下帷幕。2025年番禺区政府工作报告,以翔实的数据、清晰的路径、务实的举措,绘就了番禺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当以更昂扬的姿态、更坚定的步伐,在“智造创新城”的航道上破浪前行,谱写新时代番禺高质量发展的璀璨篇章。

向“高”而攀,筑牢实体经济根基。2025年番禺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0.56亿元”“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2684.24亿元”的亮眼数据,印证了番禺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定力。从世界500强广汽集团总部迁入番禺,到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和广东时装周永久落户番禺;从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跨境电商落户番禺,到希音等龙头企业营收大幅增长;从海大科学园建成入驻,到番禺制造的国内最大半潜式海洋牧场养殖平台“鑫环1号”交付使用。今天的番禺,既要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更要让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向“新”而生,激活创新第一动力。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创新”二字贯穿始终。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建设加力提速,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落户广州大学城,全市首个高校实验室共享平台开放运行,广州大学城科技园揭牌成立——这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番禺的发展基因。智造创新园引进项目陆续落地,现代数智时尚产业园开工建设,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二期揭牌动工……我们欣喜地看到,番禺区正持续放大“智造+智核”优势,以科技创新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之火,正以燎原之势点燃番禺高质量发展引擎,向世界展示“来番禺 正当时”的发展机遇。

向“远”而行,书写民生幸福答卷。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脚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办理民生微实事1454项”“新增公办学位1.3万个”“卫健50计划”项目集中动工等民生保障落实掷地有声。从地铁3号线东延段开通运营,到停车场建设三年攻坚计划顺利实施;从金光隧道建成通车,到万博地下环路南北循环通道开通,番禺正在聚焦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随着绿美番禺生态建设的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为番禺增姿添彩,共同绘就城乡共美的诗意画卷。

向“实”而进,淬炼干事创业铁军。“全面深化营商环境6.0改革”“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报告中的这些词汇,彰显着番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从“云政务服务晓屋建设与运行”通过国家标准化试点验收,到广州番禺(珠宝和动漫)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成试运行;从全面实施“番禺人才生态30条”到深入实施“资本入番”行动的政策力度,番禺正以营商环境的“升级版”打造投资创业的“首选地”。党员干部当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比学赶超、争先进位。

狮水腾澜春浩荡,禺山击楫势如虹。今天的番禺,既有“千亿俱乐部”的硬核实力,又有‘岭南古邑’”的柔情底蕴;既葆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基因,又激荡着“二次创业”的澎湃激情。让我们以两会胜利闭幕为新起点,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两洋南拓、两江东进”部署,锚定“智造创新城”定位,以“万亩千亿”为目标牵引,以“两轴两带”重点功能片区为载体,“智造+智核”双轮驱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以赴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加快建设狮子洋增长极,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番禺荣光!

文:番禺融媒记者 貌信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