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建四大生物医药价值园区,其一在黄埔!

广州黄埔发布 2025-04-01 19:31

近日

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健康产业大会

开幕式上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正式授牌

广州市四大生物医药价值园区 

其中之一

就在黄埔!

日前,《广州市生物医药价值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实施。《方案》按照“选赛道+建园区+引项目+配要素”的工作路径,依据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推动黄埔区、南沙区、越秀区、荔湾区等四个生物医药价值园区建设,尽快推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成势。

四大生物医药价值园区将作为空间载体,助力广州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细分产业领域选择,集中力量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根据《方案》,广州力争到2030年,打造四千亿级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随着《方案》出炉,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区域联动,不仅将破解“千园一面”的同质化困局,更将以“差异化定位+协同网络+开放生态”的组合拳,为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提供“广州样本”。

黄埔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园区空间范围

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西北部,南至钟太快速,北至凤亨六路,东至知识大道,西至永九快速,总用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2475亩)

建设目标

建设高端生物医药制造增长极,打造亚洲一流的生物制药基地,打造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疗检测及治疗技术、医疗健康服务等业态,谋划和引进一批全球领先生物医药、高端医疗设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重点项目,加大肿瘤防治、基因检测、无创筛查、疫苗等领域临床应用和产业化进程,打造从研发孵化、中试检测、临床应用到大规模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制药产业园区。

重点建设内容

完善生物药、创新药械等规划布局,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上游仪器设备及耗材、医药外包等重点领域补链强链,注重头部企业的招引工作,加快推动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康方药业、恒瑞医药等项目产能释放。

鼓励科技型企业与中山大学肿瘤附属肿瘤防治中心等专科医院、高校院所合作,助力重组蛋白、双抗、mRNA等生物医药应用型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共建生物制造产业生态。

持续加强载体招商联动,结合生物医药产业中试研发和扩产需求,加快打造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定制化厂房。

△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区。李剑锋/摄

各园区错位竞合,补位协同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被赋予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定位。

若要迈向“全国生物医药第一方阵”,有赖于全市“一盘棋”统筹布局。打造价值园区,这种打破行政边界、聚焦差异化发展的模式,势必将重塑区域产业生态。

根据《方案》,黄埔园区承担研发孵化和规模化生产,南沙园区攻坚基础研究和资本对接,越秀园区开展临床转化和市场流通,荔湾园区整合中药资源与现代技术。从全市视角看,这种布局分工,使企业可以在1.5小时通勤圈内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流程。

针对各园区特点,广州将实施差异化的政策供给。《方案》提到,四大生物医药价值园区的建设,将建立市级协调机构和区级管理机构。市级授牌、市区联动,制定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一园区一方案”。

  • 黄埔的园区将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上游仪器设备及耗材、医药外包等重点领域补链强链。

  • 南沙的园区将为生物医药企业在临床伦理审查、药物临床试验、区内生产研发产品应用场景优先使用等提供支持。

  • 越秀的园区将与周边丰富的高端医疗资源实现产业要素的交流、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促进生命健康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 荔湾的园区将重点建设一批地标型、主题型、标准化的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区、楼宇。

△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区

各地错位竞合的同时,又能实现专业领域的互相补位。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产业发展中并不鲜见。

截至2024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已通过“港澳药械通”引入97种创新药械,跨境委托生产销售额近1亿元,15款港澳中成药加速“闯关”内地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境外持有+境内生产”模式重塑了产业链条,不仅惠及了广大消费者,更提升了大湾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如今,广州依托园区探索的“飞地经济”,突破了传统行政区划限制,使每个园区都成为创新要素的“转运站”。

未来,随着黄埔的国际化产能、南沙的跨境政策、越秀的临床成果、荔湾的中医文化协同深化,在更广阔的产业版图中,广州或将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超级节点”。

黄埔生物医药产业

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

黄埔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已成为

区域发展势头最好、潜力最大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黄埔3月14日召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看黄埔”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区科技局代表用一组数据展示了黄埔生物医药产业的“加速度”:2017年,全区生物医药企业主体数仅1000家,如今已增长至4800家,增长了3.8倍;其中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528家、专精特新企业382家、上市企业达到20家。全区生物医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的57%

全区每年新增新药临床批件近百张,占全市90%以上,连续4年全省第一跻身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优秀企业集聚拼出黄埔生物医药产业新版图。

△广州国际生物岛。陈忧子/摄

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黄埔科创水平也迈向高端,重点引进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呈“井喷式”爆发。

  • 广州实验室建设国内首个国家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省、市级研发机构数量达到375家,成为支撑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取得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

△广州实验室

与此同时

黄埔瞄准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持续发力

重点打造

科技研发在生物岛

成果转化在科学城

生产制造在知识城

的产业格局

△广州科学城。贾自豪/摄

作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生物岛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标杆园区之一

这里广泛汇聚政产学研医金资源要素,深化“五长”对接机制,联动企业董事长、高校校长、医院院长、研究院院长、职能局局长,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生物岛落地广州首个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协助科研人员成功踏出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利德健康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作为1家刚落户生物岛1年多的企业,已成功研发了10款产品。

△广州国际生物岛

期待黄埔

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

加速崛起!

来源:广州工信、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南方+、广州高新区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