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位于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下称“清远经开区”)的粤检消防产品检测中心项目加快建设,清新企业生产的咸香鸡飘香广州北京路商圈,前来清远河中温泉、三禾·稻里民宿体验优质温泉的游客络绎不绝……
清远市清新区拥有良好的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基础。近年来,清新区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机遇,围绕加快建设“四个清新”奋斗目标,借势借力、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做强做优工农旅“三箭齐发”,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山清水秀、日新月异的清新区。资料图片
山清水秀、日新月异的清新区。资料图片
强工业
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清新区的重点项目进展如火如荼,彰显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总投资7500万元的信和二期已步入竣工验收阶段,项目设计年生产格栅总成、装饰条、装饰件等约200万套;而盛同供应链项目则计划于3月交付使用,目标是构建一个集中央厨房、智能配送与冷链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物流产业园。
近年来,清新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深做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和“产业链牵头人”制度,同时健全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机制,量质并重建强现代化产业体系。
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清新区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和成果转化,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推动81家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63个项目实施技术改造。
要素向园区聚集、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在园区集群……清新区将深化清远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级完善产业平台载体。
为了优化“一区三园”总体布局,清新区与广州市海珠区携手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湾区总部+清新基地”“湾区研发+清新制造”等新型发展模式,打造高水平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平台。同时,通过深化“亩产论英雄”的综合改革,提升工业企业匹配度,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聚集,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打出“组合拳”,经济“硬实力”提升显著。数据显示,2024年,清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62个、签约总金额53.52亿元。规上工业同比增长6.5%左右,增速较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乘风而起,乘势而上,清新区委八届八次全会强调“持续在增动能添活力上再加力”,明确将更加主动接受大湾区辐射带动,充分发挥区位比较优势,力争2025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0个。同时继续落实好招商引资政策,抓好园区主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重要支撑的产业结构,加速新旧动能转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兴农业
入选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区
清新区作为广东省丝苗米跨县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清远市)的“总部”基地,育秧大棚、加工厂房、烘干中心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山塘镇桂花鱼养殖基地内,鱼儿欢快游动,长势喜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清新区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发展农业,通过深入实施农业产业“2420”具体举措,向特色要优势、向规模要效益,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链延伸升值。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清新区大力培育食品工业产业支柱性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建成清远市清新区清远麻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海大集团(清新)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进广东省丝苗米跨县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清远市)、清远市清新区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园)数量全市最多。
在品牌建设方面,清新区连续两年举办清新桂花鱼产业发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对口帮扶的海珠区展会资源优势,推动清新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着眼预制菜产业长远发展,指导成立区级食品协会,培育特色预制菜生产主体,基本形成“苗种繁育—养殖—加工—流通—品牌建设”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在加快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方面,清新区构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位一体共建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以双汇、海大等企业为龙头,进一步拉长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力促全区食品工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024年,清新区入选首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区,硬“食”力不断飙升。辖内清远鸡、丝苗米、桂花鱼、南药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合计突破75亿元,预制菜产业年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
新的一年,清新区将聚焦打造食品生产加工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做足特色文章、强化技术支撑,推动食品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促融合
打造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
线下,清新区温泉季暨民宿体验活动在三坑镇的泉现温泉民宿热闹启动;线上,“齐聚清新过大年”的系列推文霸屏清远人的朋友圈。
农文旅融合发展,既关乎人间烟火,又连接“诗和远方”。一直以来,清新区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构建“双核双区三带”旅游发展格局,收获了“中国旅游强县”“广东省全球旅游示范区”等备受称颂的名片。特别是2024年以来,清新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亲情温泉、激情漂流、浓情民宿、悠情乡村”特色旅游品牌,成功入选广东省全域打造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
当前,清新把整区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作为重要抓手和重大发展机遇抓紧抓实,积极推动全区农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农文旅产品提档升级、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坚持规划引领。清新区统筹做好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深化“223”(双核双区三带)全域空间格局,整合要素资源,绘制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
深化业态融合。清新区坚定以“农”为基,丰富“田园风光+特色民宿”乡村旅游体验。用“文”赋能,发展非遗研学、民俗体验等“乡味”“乡愁”体验业态。为“旅”提质,推广活化利用空心村打造三禾·稻里民宿等经验模式,巩固提升民宿集群建设质效。2024年国庆假期,清新民宿入住率排名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清新区与清城区南尤其是长隆片区,是全域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的共同主体,清新区将积极承接清远长隆旅游度假区外溢效应,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加快推进试点工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让八方来客切身感受清新的好客之道、山水之美、发展之机。
一线案例
“2420”产业力争
迈向“20亿级俱乐部”
这一端,清新区供销合作社与安徽省黄山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首批1万斤清新桂花鱼运往黄山市,将被加工成徽州臭鳜鱼销往全国。
那一端,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广东·清新)举办,30多位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清新南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桂花鱼跃,南药飘香。近年来,清新区坚持以工业思维、系统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2420”具体举措,着力打造清远鸡、丝苗米、桂花鱼、南药四个农业产业,助力“百千万工程”提速推进。
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清新区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作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的桂花鱼,清新已成为广东四大主产区之一,构建了从种苗繁育到品牌建设的完整产业链。申报了海大集团(清新)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粤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厂。并指导成立清新区渔业加工流通协会,整合产业优势资源,通过质量数字化、监管体系化手段,推动清新桂花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药产业是清新区另一张亮丽名片。2022年,清远市清新区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成功,在坚守粮食安全的同时,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实行“林下经济”种植模式,扩大南药种植面积,并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选育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南药品种,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多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如9000亩的“中药材+桉树”产业化种植基地和1500亩的“岗梅+千里香+三叉苦”套种基地。
以“链”聚势,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清新区捷报频传。年产3万吨的清远容海水产品分拣加工中心启用,打通了加工流通壁垒,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清远市清新区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牵头单位,广东良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具备年繁育5000万株以上南药种苗的能力,并与多家药业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得授权专利43项,完成团体标准1项、企业标准28项,成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典范。
无论是产业链在本地的延伸扩容,还是产学研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证明,以清新桂花鱼、南药等为代表的“2420”产业正迈向更广阔天地,前景光明且“钱”途可观。
2024年,清新区内清远鸡、丝苗米、桂花鱼、南药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合计突破75亿元。2025年,清新区将继续深入实施“2420”具体举措,力争清远鸡、丝苗米、桂花鱼、南药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均达20亿元。
撰文:江绮雯 贺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