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下沉到“家门口”!华农与澄海莲华镇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

作者 郑淼鑫 2024-10-21 17:33

10月21日下午,华南农业大学与澄海区莲华镇人民政府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活动。根据协议,双方将进行三年合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将科技资源力量链接至莲华镇,共同为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让研究生更“接地气”。

活动中,华南农业大学和汕头市、澄海区及莲华镇有关负责人共同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据了解,基地成立后,校地双方将借此平台深化教学、科研和实践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农业产学研合作领域,共同探讨新的农业技术方法,助力提升当地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发展质量,为镇村提供更多推动产业发展思路和灵感。

“此前我校派出了科研团队,在莲华镇开展了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为莲华镇引进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提供了支持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黄超说,如今在莲华镇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就是希望这个基地能源源不断地为粤东地区,特别是为莲华镇培养高新农业产业的专门人才。也希望依托莲华镇的联合培养基地,将研究生输送到生产和服务一线,实现企业对学生的“订单式培养”,共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通过联培基地,解决“人才下不来、来了接不上”的困境。

“此次莲华镇与华南农业大学携手共建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澄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奕庭介绍了澄海区和莲华镇的概况和优势,以及在农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要求莲华镇委镇政府全力支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确保基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希望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和学者多来澄海、莲华走走,为发展把脉问诊、传经送宝。

活动期间,与会领导专家参观调研了莲华镇精品农业和农旅产业发展情况,就如何深化莲华镇与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地合作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据了解,莲华镇是澄海区农业发展主要区域,拥有“一山一水八分田”的生态优势,盛产鸡心黄皮、牛奶青枣等特色果蔬和国兰等花卉,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兰花名镇等称号,农业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莲华镇紧抓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机遇,把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作为助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发力点,借助专业技术人才入驻,培育华航香银针、19香、粤禾丝苗等多个优质水稻品种,探索“稻鸭共养”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莲华镇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基地的成立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为双方扩大交流、加强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助推我镇‘百千万工程’驶入全面提质增速的‘快车道’。”莲华镇人民政府镇长张晓明表示,下来该镇将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推动现代农业技术下沉到镇、村,延伸到农业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家门口”,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提升莲华镇“百千万工程”工作质效。

南方+记者 郑淼鑫

通讯员 金刁 黄敏哲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