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件事,中美关系才会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

南方评论 2024-04-27 10:30

文 | 丁戈隆东

“中方乐见一个自信开放、繁荣发展的美国。希望美方也能积极正面看待中国的发展。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第一颗纽扣’扣好了,中美关系才会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

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再次强调要扣好中美关系“第一颗纽扣”,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

04:53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一)

什么是中美关系“第一颗纽扣”?

简单说,就是中美究竟是要做伙伴还是做对手。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管总的战略认知问题,直接决定中美关系的走向。

道理很简单,如果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步步紧逼的威胁,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采取错误的行动、产生错误的结果。

中方一再强调“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对于中美关系的态度、立场、要求一以贯之,始终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看待和发展中美关系,始终坚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始终主张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

但如果美国总是把中国当作最主要对手,中美关系就只会麻烦不断,问题丛生。

中美这样两个大国,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更不能冲突对抗。只有扣好“第一颗纽扣”,中美关系这艘巨轮才能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巨浪,确保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

(二)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

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并且沉淀下不少经验启示。

比如,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大原则,既是从中美关系历程中提炼出的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礼数,也是中美两国相处的起码准则;和平共处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是中美两个大国必须守住的底线;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中美关系应该有的底色。

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中美双方应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继续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而不应该走回头路。

(三)

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各自繁荣。

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

中国从不赌美国输,从不干涉美国内政,也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乐见一个自信开放、发展繁荣的美国;同样,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不要干涉中国内政,应该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

任何时候世界都有竞争,但竞争应该是相互借鉴、你追我赶、共同进步,而不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

中美是两个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的大国,过去和现在有差异和分歧,今后也还会有,但这不应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不能让分歧成为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鸿沟,而是要想办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桥梁。

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美方要了解中方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

(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正在深刻演进,国际形势更是变乱交织。

中美双方加强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不仅是两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去年11月,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会晤,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过去几个月,双方团队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在各领域保持沟通,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欢迎。

但另一方面,两国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也有所增加,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纵容支持“台独”势力,针对中国的经贸、科技打压措施变本加厉,制裁中国企业的单子越拉越长,在中国周边拼凑反华遏华“小圈子”……

这些消极因素的根源仍是美国对华战略认知出现了问题,把中美关系“第一颗纽扣”扣错了,对华极尽遏制打压之能事。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中美关系就不可能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

(五)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需要好好打交道,展现大国格局、拿出大国担当、发挥大国作用。

但关键在于美方要树立对华正确认知,扣好“第一颗纽扣”,用行动兑现承诺,不断提升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共同将“旧金山愿景”变成实景。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