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6时,中山市大信学校灯光球场准时亮起。足球场上,“校长杯”班级联赛激战正酣;轮滑少年如风掠过;攀岩墙前身影矫健;羽毛球馆内击球声清脆。“打造流淌汗水的活力校园,让每个孩子找到热爱的运动方式,是我们的核心密码。”大信学校校长冯冠祥说。
这所2006年创办的学校,将“健康第一”融入血脉,秉持“以体育人、以体启智、活力校园、魅力大信”理念,构建多元化、全覆盖、强互动的体育育人生态。足球、篮球、羽毛球、攀岩、轮滑、定向越野等项目如同“运动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择,通过课程、赛事和家校联动,让体育成为撬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支点。
初中女子篮球赛现场。
初中女子篮球赛现场。
常赛机制点燃运动激情
在中山市大信学校,体育已深度融入学生日常。学校构建了覆盖课程、社团与赛事的立体化体育生态,确保学生每天运动超过两小时。
项目选择丰富多元:足球、篮球、羽毛球底蕴深厚;攀岩屡创佳绩,蝉联省级锦标赛桂冠;轮滑、定向越野、健美操等蓬勃发展。十多个专业教练指导的体育社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加入轮滑社后,最期待放学‘刷街’!”学生晓雯道出吸引力。
点燃热情的是“常赛常练”机制。“运动习惯养成,离不开常态化竞赛。”副校长于海洋强调。学校打造贯穿全年的品牌赛事:“一月一活动,全年有高潮”。
十月拔河大赛凝聚班级;十一月体育节确保“人人参与”;贯穿学期的“校长杯”足球、篮球班级联赛,班级参赛率已达60%,目标80%,践行“班班有队伍,人人能上场”。“团队协作远比个人进球重要。”学生浩宇的感悟,正是赛事传递的价值——锤炼意志、塑造规则、熔铸团队精神。
拔河比赛。
拔河比赛。
支撑活力生态的是扎实教学根基。深化课改,打造融合活力操与项目练习的特色大课间;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探索小初体育教学衔接。
成效显著:2024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小学部优良率76.1%,初中部79.59%,远超中山市平均水平;体育中考满分率88.83%、平均分49.73分,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健康基石”。
开创家校社共育格局
大信学校的体育更在于打破校园围墙,开创家校社共育格局。
最具魄力的是场馆设施“三开放”:工作日傍晚及周末免费向师生家长开放。每天社团活动后至晚九点半,校园化身社区活力中心:亲子夜跑、父子竞技、学生加练……灯火通明的运动场成为家校独特纽带。“全家抢着来锻炼!周末打球成固定节目。”家长李先生的话,反映了健康运动融入家庭生活的现状。
第二届“大信杯”家长足球联赛。
第二届“大信杯”家长足球联赛。
为深化共育,学校创新将家长纳入赛事,举办家长足球、篮球联赛,年均参与超2000人次。“让家长动起来,才能带动学生动起来。”冯冠祥道出深意。家长赛场上的拼搏、规则意识与协作,是最生动的榜样教育。
体育是德育的实践场、智育的催化剂、美育的灵感源、劳育的强基者,是实现五育融合的自然纽带。融合效应清晰可见:赛场锤炼的责任感、坚韧毅力(德育),深刻影响行为规范;运动提升的专注力、思维敏捷性(智育),反哺学业——2024年中考,该校普通高中上线率96.43%,多所重点高中录取率全市前列;运动的力量、协调、协作之美(美育),点燃艺术创作灵感;体育训练的坚持不懈、刻苦付出(劳育),本身即生动的劳动教育。学生心理更阳光自信,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当暮色四合,大信校园灯光如昼,映照着不息的生命律动:足球碰撞、轮滑疾驰、攀岩向上、羽毛球灵动、亲子同乐……多元项目交融,家校热情汇聚。大信学校以体育为笔,以开放与创新为墨,奋力书写“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时代答卷。
攀岩比赛。
攀岩比赛。
【数读】
大信学校体教融合成绩单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山市第九届运动会足球团体冠军,中山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
蝉联2023、2024年广东省学生攀岩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山市第九届运动会攀岩团体冠军;
中山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中山市第九届运动会羽毛球团体亚军;
连续四年(2021-2024)获评中山市“五星级民办学校”,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60余项;
2024年中考普通高中上线率96.43%,纪中上线率21.43%,一中上线率31.63%;
荣获2022—2023学年中山市初中办学质量评价一等奖。
延伸阅读
校长说|中山市大信学校校长冯冠祥:体教融合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
撰文:伍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